全息系統小型化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現代電子科技,正遵循摩爾定律的發展速度,急劇發展,小型化的全息顯示設備的出現,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2000年上映的《X戰警》的導演是布萊恩·辛格,其內容以講述變種人與正常人類之間的沖突。片中,出現了很多神奇的顯示設備,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
沙盤演示系統
在于萬磁王戰斗前,X戰警的成員聚在一起通過沙盤分析軍情,真的很炫。
央視的動態地板
網上看見,曾有幾位喜歡思考的網友,對此發表了很多見解“這套系統,磁鐵的高科技”;經過一番思考,我沒有琢磨明白。直到看見了央視春晚瘋狂起伏的地板,每個地板塊上覆蓋了大量的LED燈。忽然明白,其實《X戰警》中就是一個精度很高的動態塊狀設備,當然設備上的LED燈會更加精巧,形成了變化莫測的效果。
影片中,另一項高科技的設備,X教授在內部可以加強思維的感應和控制能力。這玩意很玄,作用的強大無法用言語形容。這個可能嗎?答案是,有可能。
內投球 弧形顯示系統內部
影片《X戰警》中的這個超級腦波儀,或許就是現在內投顯示系統的設計來源。如果加上球形的雷達,是不是有點影片中那個感覺。
2007年上映的《變形金剛》是邁克爾·貝的代表作之一。變形金剛是量子級別的,智能機械生命體,本身就是高科技的產物。
擎天柱的全息系統
全息系統
影片中,只有汽車人的老大,擎天柱展示過全息顯示系統,利用眼中射出的激光成像。
激光成像
現階段,高能級別的激光顯示設備相對比較低端,優秀的案例還是以LED和激光混合光源的投影機為代表。激光設備有,全息技術有,激光全息顯示系統,還會遠嗎?
2008年上映的《鋼鐵俠》由喬恩·費儒導演,小羅伯特·唐尼主演。影片應用了大量的透明顯示設備,從顯示器、操作平臺、頭盔等,不透明的顯示設備都成為稀罕之物。
透明顯示系統
是不是這個看著很酷,有點不可理解?這是真的嗎?
靈書妙探劇照
在近期一部熱播的美劇《靈書妙探》中,大秀一回透明顯示系統,地圖、坐標、而且支持手寫操控,不知道是哪家顯示廠商的植入廣告,不過確實很給力。
智能點位通訊系統
智能識別顯示系統
《鋼鐵俠》中充斥著類似智能的顯示系統,我們可以理解為人工智能的辨識系統+透明顯示系統。由于人工智能辨識系統暫無,科學家對此的關注始終沒有停止。
全息互動技術
《鋼鐵俠》中的顯示設備那是一個多,最神奇的還是那個支持互動的全息顯示系統,是他制作鋼鐵俠戰斗外衣的操作平臺?,F階段,互動技術尚處于初期應用,全息技術也沒有更深的發掘,估計這些酷斃了的顯示設備,短期實現比較困難。
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阿凡達》在2009年上映,是近年來掀起3D電影技術的關鍵點。通過這部科幻電影,國內外很多朋友都迷戀上了神奇的3D顯示技術。
全景沙盤
影片中出現了一個全息沙盤顯示系統,是地球入侵者的軍用設備。是否已經有這個設備,暫且不知道,不過其軍用地圖的效果太彪悍了,經度、緯度、海拔都更加真切;同時,不禁讓我們懷疑,落后的阿凡達,怎么可能戰勝先進的地球人,難道預示著有續集,要繼續折磨潘多拉星球。
電子沙盤演示系統
現在,平面的電子沙盤系統已經有了,就是一個大型的多點觸控屏+專用軟件組成。由于這些頂級的投影顯示技術長期以來被國外少數品牌壟斷,加之美國的技術壁壘,所以全息投影技術在國內應用的案例非常少。
國內的手動沙盤
不過,多數軍事題材的節目中,我們還是看見19世紀的沙盤演示系統繼續在使用中,與高科技的軍牌的A8、卡宴、G500等車相比顯得非常不相稱。
經過幾部電影中出現的顯示技術的分析,我們可以理解為:
《鋼鐵俠》中的投影鍵盤-中國全息投影網
1,之所以能稱之為經典哦科幻電影,其想象力那是相當的豐富和超前。
2,顯示技術中,全息技術是終極夢想。
3,顯示設備小型化很關鍵,投影技術是未來的技術趨勢。
現實中的投影鍵盤
我們需要換一種思維角度,去發掘科幻電影中的高科技,夢想與現實或許只是一步之遙。想到變形金剛中的經典內容,“美國政府通過逆向工程學原理,研究威震天和火種源立方體,使得國家科技獲得多次飛躍,包括核武器和太空競賽。
科幻片,顧名思義,為我們帶來N多無法解釋的新奇科技,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當年如何NB的顯示技術,現在都已經夢想成真。不是癡人夢語,而是科技發展太快,我們的思維模式需要升級。
阿凡達中的全息地圖
蘋果與三星的一場世紀大戰,引起了很多朋友的關注。無論是三星抄襲蘋果,還是蘋果誹謗三星,這場官司的沖突點,恰巧與一部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游》有關。由于這部科幻電影在1968年上映,而2010年發布的iPad多多少少也借鑒了電影中的設計理念。
2001太空漫游
科幻電影,曾一度被冠以脫離實際、憑空捏造、胡亂猜想的名號,但是若我們深入了解作者的思維模式、理性邏輯和超前嗅覺,科幻電影的設備只是略微超前,超前了100年而已。其實,科幻電影時刻鞭策著當代的科學家,變為現實。
亦真亦假的顯示技術
我們此次討論的話題,就是科幻電影中,已經夢想成真或已經嶄露頭角的顯示技術,同時也是希望我們當代人能借鑒前人,讓更多科幻技術成真。
1977年的《星球大戰》,喬治·盧卡斯的成名之作。《星球大戰》稱不上最早的科幻電影,
卻是影響力最大的科幻電影巨著。
星球大戰 黑武士-中國全息投影網
《星球大戰》系列,不僅氣勢磅礴,而且是后來電影者的模仿對象。那些意念、超級體能,我們的現代科學尚無法解釋,但是其展現的超級玄幻的全息技術著實讓觀影者為之著迷。
黑武士與西斯皇帝對話
全息通訊系統 全息視頻資料
不少朋友,一定都熟悉這個情節,但是有更多的朋友表示了強烈的懷疑:“這不靠譜?”這是真的嗎?
投影全息技術 全息演唱會
不熟悉全息技術工作原理的,沒有關系;無緣目睹過初音的全息演唱會的,不要緊;沒趕上周華健的演唱會,也無所謂;但是,你沒有關注2012年CCTV的春晚,那就是你OUT了。
或是有朋友說:“這個全息技術,沒有使用價值”,“以上的全息技術,和新球大戰的工作方式相去甚遠!”
CNN的直播節目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通過直播方式,大大宣傳了一次全息技術。
全息技術與視頻直播
2012年很重要,是昔日傳說中的世紀末日,更是各國政府換屆的重要時間點,CNN的競選辯論節目是美國觀眾的焦點之一。
異地的主持全息成像
CNN女主持Jessica Yellin的全息影像出現在直播間里,與著名主持人Wolf Blitzer面對面交談;直播節目期間,女主持Jessica本人遠在芝加哥。這個熟悉的場景似曾相識,其實就是《星球大戰》現實應用。
很多朋友看到這里,明確指出這NB的超小的全息設備還沒有。確實,像影片中那種超小型化的全息設備,暫時沒有,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未來的科技實現此設備只是時間問題。
龐大的世界第一臺計算機
1946年2月14日,恰巧也是情人節,世界第一臺計算機誕生了,它的體積、重量、規模等資料,我們都可以查到,但是其運算能力甚至比不上我們使用的非智能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