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3D投影顯示技術在使用中的實現方式

   2012-06-18 轉載于網絡佚名3370
導讀

對于3D投影顯示技術而言按照最終的實現方式主要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實現方式,在多通道邊緣融合立體投影系統中也是一樣的,被

對于3D投影顯示技術而言按照最終的實現方式主要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實現方式,在多通道邊緣融合立體投影系統中也是一樣的,被動式立體投影發展較早,早期的借助雙眼分色的紅藍紅綠被動投影,到后來的線偏振和圓偏振3D立體投影技術都可以被認為是被動式3D解決方案。

被動立體投影系統

被動投影的優勢對用戶眼鏡要求低只需要價格低廉的偏振片眼鏡,沒有同步要求,對投影單臺傳輸帶寬要求不高,只需要普通的60Hz投影系統即可,但是大多數被動投影需要借助更多臺的投影機(一般為投影通道數的兩倍,也有部分技術可以減少如RealD技術,利用偏振結合專利的z-screen但是其代價高昂,應用也有不少限制),更多通道的融合機,同時對幕布系統的要求高,比較適合于觀眾數量比較多的場合。

被動3D系統也有獨特的優勢,由于運用兩個投影的迭加,光強比較容易做好,同時眼鏡的成本優勢大,如果觀眾人數達到上百人的場合,被動投影的優勢就體現出來。同時被動投影的眼鏡可以做到很輕薄,有利于觀眾佩戴,回收使用成本也低。

主動式立體投影系統

主動式投影系統近年來發展迅速,主要得益于Nvidia的3Dvision和TI的DLP-link技術的推廣使得主動投影技術逐漸成為一種主流技術配置,大大降低了立體投影的門檻。

主動立體技術要求觀眾佩戴采用主動快門的眼鏡眼鏡,配合能夠支持120Hz輸入的主動立體投影機,主動立體技術對環境依賴較低,在相同條件下的實現效果更加優秀,同時主動立體技術不需要被動偏振技術所必須的金屬非極化幕布系統,環境依賴性低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而且金屬幕布一般增益高,在邊緣融合系統中高增益率容易造成可視角下降帶來的融合帶可見問題,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多通道被動立體融合的效果。主動立體投影由于采用了單接口120Hz輸入,因此工作在非3D內容模式時自動就變成2D顯示,不會出現被動立體在2D顯示時還需設置或軟件彌補的問題。

但是在結合主動立體進行多通道邊緣融合時,無論是3Dvision還是DLP-link技術的核心都是采用120Hz刷新率的高帶寬圖像,由于對硬件處理能力提出了高出一倍的要求,用戶在選擇時一定要注意其處理能力是真正能實現全通道120Hz的全帶寬處理。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1004.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