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電視能實現普及嗎?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實踐教學中心主任秦瑜明認為,對于3D電視的發展,很難進行準確的預測,但是對于未來3D電視的發展前景,業內一直持非常樂觀的態度。通過開辦國家級3D電視頻道的方式來創造特別好的外部環境和條件,使得我們在3D電視的起步階段,能處于一個比較有利的位置,甚至有可能利用這種方式取得一個相對領先的位置。
中國立體視像產業聯盟秘書長唐斌認為,對于2012年3D電視的發展,有兩個因素值得考慮:一個是市場上平板電視中具有3D功能的產品越來越多了,經過調查,2012年會有50%至80%的產品標配3D顯示圖,消費3D電視的排名比例會很高。第二個方面,由于3D頻道開播以后,一定程度上能緩解3D節目內容缺乏的問題,能夠帶動一大批制作人和投資機構投入到3D電視行業中去。
新奧特視頻技術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孫季川認為,3D電視的推廣跟下游的技術發展有很大關系。“據相關預測,裸眼3D電視技術的成熟需要兩年,然后再推廣到千家萬戶,也需要兩三年時間,我認為需要5年時間,國內3D電視的發展才有可能進入成熟期。”
其實,2011年初,歐美已有22家電視機構開啟3D電視服務,他們的發展對我國也有許多借鑒之處。孫季川說,國外3D電視的開展,主要是投在體育賽事、大型晚會等娛樂性節目方面,從市場運作上,它可以籌集到比較多的資金,來維持3D節目的生產和運營,所以國外3D節目的發展跟國內相比還是有區別的,更多的是一種市場化的行為。我國3D節目的發展是一種政府導向,這是市場的差異。
從技術上的差異來說,在制作方面,拍攝3D節目的設備、終端電視的核心技術都是進口的。國外同行可能起步比我們稍微早一些,但是從現在我們制作出來的效果、功能來看,和他們差異不是很大。
秦瑜明說,我國的3D電視從目前開始,算是正式起步,其實我國3D電視的起步一點都不晚,我們同國外處于同一個起跑線上,并不落后。
普及3D電視的難點在哪里?
那么,目前國內3D電視技術的發展遭遇了哪些瓶頸問題呢?
有專家認為,國內3D電視技術發展瓶頸主要是“一頭一尾”。
“頭”是制作。內容制作方面更多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制作內容本身的數量和質量能不能跟得上?,F在開播3D頻道,實際上是6家電視臺合在一塊每天制作幾個小時的節目。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3D節目制作的難度。所以,怎么構思,怎么創意,讓做出來的3D節目讓大家愛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至于中間的制作和傳輸,它有很多的技術問題要解決,這也是一個小瓶頸。“尾”就是家里的電視機,如果你看過《阿凡達》,一方面會覺得那種體驗很好,一方面會覺得那種體驗很累。很難想象一家老小都坐在電視機前戴著眼鏡看3D節目,所以從技術上來講這是一個瓶頸。
孫季川說:“想拍3D不難,想拍好3D非常難,看3D電視節目的時候,眼睛看得是否舒適,和你看得是否有震撼力,這本身就是一對矛盾。因為如果你看到的3D景象都是非常有震撼力的,這種情況你看20分鐘至30分鐘就看不下去了,因為你很累。但是如果你看得都很平淡,你可能看完3小時后覺得這根本就不是3D,所以從創意拍攝這個角度來說,就有很多功課要做,有很多實驗要做,很多經驗需要積累。比如,這要求電視節目在內容的拍攝過程中和電視機的硬件設置中必須要符合人的雙眼立體成像原理,不要過多地去強調特效。”
秦瑜明認為,3D電視在目前這個階段推廣很大一部分首先需要2D技術向3D技術轉換。首先看到的是具有立體感的或者立體感不是那么鮮明那么強烈的2D節目轉換成3D節目,然后慢慢地在這個過程中充實或者是拍攝出純3D節目。“一方面需要國內相關機構進行投資,要靠投資拉動。另一方面是3D頻道開播以后,很多傳統電視節目的制作也會轉向3D節目的制作,這個可以通過一定的培訓和技術體系的復制,讓傳統的2D節目制作團隊能夠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3D電視節目的制作中來。”
從“戴眼鏡”到 全息時代還有多久?
唐斌說,目前我國基本處于3D電視“戴眼鏡”階段,第二個階段是裸眼階段,第三個階段是全息時代。
第一個階段源自于我們之前平板電視的發展,現在的3D技術是在平板技術的平臺之上發展過來的。秦瑜明說,3D電視要普及,目前最關鍵的問題是解決第二個階段裸眼3D的問題。“我們看電影的時候,可能有條件實現看電影兩三個小時忍受眼鏡的約束,這是由于電影的傳播特點決定的,我們有這樣的心理預期和心理約定。但看電視與看電影不一樣,不會所有觀眾都拋開日常事情專心致志盯著電視屏幕看。所以在接收環節,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瓶頸。小屏幕的裸眼3D技術相對成熟,但是目前消費者還需要大屏幕的裸眼3D技術的完善。”
另外,現有的整個技術體系需要重新組建,等相關技術體系穩定了之后,才能像工業化生產一樣,生產出相應的電子產品出來。雖然3D頻道開播了,但是如何有一個正常的運營模式,在健康和舒適度問題上,還需要結合眼科、心理學、神經性、人體工造學等學科,聯合進行攻關,共同推進這個問題的解決。
至于全息階段,那是3D電視的美好未來,專家認為,全息技術雖然并不如想象中復雜,但其普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