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畢加索大展中國拉開序幕

   2012-06-25 轉載于網絡佚名3600
導讀

展覽現場 張曼玉現身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在世博園區中國館一層拉開帷幕。作為建國以來規模最大、展期最長的畢加索作品展,同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張曼玉現身展覽現場
張曼玉現身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在世博園區中國館一層拉開帷幕。作為建國以來規模最大、展期最長的畢加索作品展,同時也是第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參展項目,來自中、法兩國的多位重要嘉賓親臨現場,共同見證了本次大展的揭幕。

  當晚的開幕式活動由SMG新娛樂全程直播,文化名人曹可凡擔綱現場主持,百余名媒體記者出席并報道了這場文化盛事。

  本次活動的最大亮點之一是主辦方聯合SMG新娛樂,以最新的3D全息投影技術,讓畢加索本人“親臨”開幕式,與所有來賓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精彩對話,呈現了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

  隨著“2011畢加索中國大展”密碼鎖的開啟,現場嘉賓于期待中步入畢加索的藝術世界。62幅大師真跡以及50幅記錄畢加索生活的攝影照片首度在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度集體亮相。

  伴隨著參觀展覽后的陣陣驚嘆和感動,自助晚宴的高潮又緊隨其后。“蒙牛未來星——未來畢加索兒童繪畫大賽”在晚宴上的同步啟動,將一次藝術的盛會更賦予了公益的主題。此次大賽的最終獲獎作品將進行慈善拍賣,拍賣所得將捐贈予特殊關愛基金會,用于貧困地區的兒童美術教育事業。讓更多具有天賦的孩子們,有更多接近藝術、成為大師的機會。這也正是“2011畢加索中國大展”期待在給大眾帶來藝術的享受之外更深層的策展理念。

  大師殿堂 星光閃耀

  “2011畢加索中國大展”歷時經年的周密籌備,終于開啟它神秘的大門,迎接各方來賓的觀瞻。法國司法和自由部部長密歇爾·邁希耶,法國駐華大使白林女士,法國駐上海總領事盧力捷先生,法國國立畢加索博物館館長安妮·巴達莎莉,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鐘燕群,中華慈善總會名譽會長、上海老干部大學校長陳鐵迪,本屆藝術節組委會副秘書長、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局長朱詠雷,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總裁王雋以及本次畢加索大展策展人上海天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定偉共同出席了當晚的開幕儀式。國際巨星張曼玉、影帝劉燁夫婦、享譽世界的華人女高音演唱家黃英,以及2011環球小姐中國區冠軍羅紫琳等也親臨現場,共襄藝術盛舉。

  在世博園區中國館標志性的“中國紅”映襯下,星光熠熠閃耀紅毯。隨著張曼玉優雅現身,畢加索中國大展終于拉開帷幕。

  這次由SMG新娛樂創新呈現的開幕儀式,在電視直播中首次創新使用全息技術貫穿全程,將整個開幕式現場營造為跨越了時間與空間、融合了科技與藝術的大師殿堂。三面立體全息投影環繞全場,音樂、舞蹈、繪畫、語言糅合于虛實交錯的場景變幻中。在場嘉賓體驗到的,不僅是視聽的震撼,更是內心的震動。

  “線條和結構可以單獨表意”,世界不僅是我們看到的樣子,它更是我們理解中的樣子。藝術不朽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正在于他永不拘泥于單一的形式。隨時隨地,它都等待著被人們賦予一種完全不同的外殼,開啟一段全新的歷程。

  “Art is a lie that tells the truth。”—— by Pablo picasso

  主辦方天協文化與SMG新娛樂共同策劃的這場關于“藝術”的跨時空對話,融合了新概念、新技術,表達了“多個角度、世界不同”的新觀點。這不僅是傳媒行業對自身的思考,可以用更新的手段打動大眾;更希望所有人能感受到,用更新的角度可以讓自己活得更精彩。

  偉大的藝術都直指人們的心靈,隨著全息效果的層層推進,張曼玉從畢加索的畫室中化身而出;劉燁也在現場分享了他對于畢加索畫作的看法……當現場被重新打造為畢加索曾經的畫室時,密歇爾·邁希耶、白林、盧力捷、安妮·巴達莎莉、鐘燕群、陳鐵迪、朱詠雷、張曼玉、劉燁等嘉賓一起按動“20111017”的時間密碼,開啟了畫室大門。眾人一一迎來了即使驚鴻一瞥,也永生難忘的“2011畢加索中國大展”的第一個瞬間。

  大師真跡  大飽眼福

  本次“2011畢加索中國大展”共有7個作品展示區和8個記錄畢加索生活的攝影照片展區。大師的作品與生活照片相互穿插,為觀眾了解畢加索的藝術和人生提供了更多生動的線索。

  展廳內全部62件大師真跡囊括了畢加索從少年至晚年8個創作時期的作品,參觀者可一睹其在不同繪畫階段,包括童年時期、藍色時期、玫瑰紅時期、立體主義時期、古典主義時期、超現實主義時期、蛻變時期以及田園時期的代表性作品。其中多幅傳世名作諸如《赤足女孩》、《雕塑家》、《坐紅色扶手椅的女子》、《朵拉·瑪爾肖像》、《瑪莉·泰瑞莎肖像》等,件件都是稀世珍品,更是欣賞、研究畢加索創作無法繞開的經典名作。

  《赤足女孩》是畢加索在14歲時的作品。從繪畫技巧上來說,畢加索讓人物正面端坐,卻巧妙隱藏了椅子與地面的空間關系;在對女孩衣裙的處理上,他利用光的明暗突出層次感,裙子顏色從紅色到暗紅色漸變起伏,使得二維畫面產生出三維透視效果,對技巧的運用可謂駕輕就熟。難能可貴的是,這幅畫并不純粹以技法取勝,而在于畢加索在那樣一個年齡之下,就已能捕捉到同齡模特兒的內在氣質和生命。因此,畫中所傳遞出的強烈視覺震撼和情感對比,才是這幅名作引人入勝之處。畢加索本人對《赤腳女孩》也相當滿意,一直將它保留在身邊。

  《朵拉·瑪爾肖像》這幅作品創作于蛻變時期。臺灣著名詩人、文藝評論家余光中先生曾將畢加索這一時期的創作特點概括為“四肢異位、手腳交錯、五官互調,畫丑為美”。他同時強調,正是以此為契機找到巧力,反而會產生別有洞天的欣賞效果:傳統的繪畫多表現二維空間或三維的立體空間,然而畢加索卻加入了第四個維度,也就是將時間帶入畫作中。他舍棄傳統的繪畫視角,將人物的動作在畫面上連續表現。如果參觀者能將這個細節體味出來,自然會覺得畢加索很有趣。“畢加索并不是在亂畫,他是一個老頑童,他在跟我們捉迷藏。”朵拉·瑪爾對畢加索的影響很大,她常常將大師的創作過程拍下來,給研究者留下很多可信的記錄。在《朵拉·瑪爾肖像》這幅作品中,畫中朵拉的兩個眼睛都同時是看正面的,而她的鼻子又歪向一邊,這是表現人物在轉側之間給我們的瞬間印象。同時畢加索也沒有放過背景,背景中包括三個天花板和墻,這些都是為陪襯前景而來的。

  此外,本次大展展出的雕塑作品同樣不容錯過。以《女子頭像》為例,這件作品是畢加索對立體主義的探索在雕塑領域的體現。可以說,通過《女子頭像》,畢加索首度在三度空間中表現出立體主義風格。這件作品是畢加索在巴黎蒙馬特高地被稱為“洗衣舫”的小閣樓上為他的同居女友菲爾南德·奧里威爾所作的一件泥塑頭像,后來在他的西班牙籍朋友岡薩雷斯的幫助下翻成了青銅。頭像的處理手法明顯地受到非洲雕刻的影響,他把自然形態下的頭部按照本質構成的大小幾何面,組合成有節奏的整體。這一點被后來的未來主義、構成主義雕塑家們加以發揮,從而創造了現代雕塑的第一次高潮。

  畫展參觀結束之后,“蒙牛未來星——未來畢加索兒童繪畫大賽”的啟動儀式在隨后的晚宴上舉行。本次大賽屬公益活動,目的是給小朋友創造一個展示他們繪畫天賦的舞臺。主辦方與上海特殊關愛基金會以及中國美術學院上海設計學院共同發起了這次比賽。另外,為繼續秉持“使更多民眾親眼目睹畢加索真跡”這一策展理念,在10月份的展覽期間,周一至周五,每天的前50名購票者將獲得免費贈票,每人限得1張。另外,呂堯臣呂俊杰紫砂藝術展將與本次畢加索大展同期舉行,其古典浪漫以及飽含濃郁的東方文化精髓的流暢造型,廣為國內外藏家追捧。一場展覽,既能看到西方頂級藝術珍品,還可品味東方傳統藝術真味,真正是中西融合的文化盛事。

  大幕已拉開,“2011畢加索中國大展”正靜候各方來賓!駐足一幅幅名畫前細細品味所帶來的藝術享受,遠非書上的圖片、墻上的仿制所能比擬。親臨大展現場,走近大師真跡,發現你眼中的畢加索!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1260.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