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顯示器利潤越來越薄,顯示器廠商希望用3D重新開拓高利潤市場
不過相對于主動快門式3D顯示器而言,由LG主導的“不閃式”3D技術,也就是偏光式3D技術擁有更好的市場反響,其主要原因是在保持不錯3D畫面效果的同時,其終端產品的價格(包括3D顯示器自身價格,3D眼鏡的售價,對PC主機硬件過高的要求)并沒有比同尺寸的普通顯示器高出太多(大約高300元到500元左右,3D顯示器售價大約僅為同尺寸快門式3D機型的一半),消費者也不需要對現有的PC主機進行升級,這樣用戶更愿意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來選購這類產品,但僅僅只吸引到這部分用戶是遠遠不夠的,3D顯示市場的容量還有待發掘。
與快門式3D顯示器相比,偏光式3D在價格上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國外一家調研公司提供的數據似乎能夠說明一些問題:即使在高生活質量的歐美地區,用戶購買3D顯示器或3D電視真正用來看3D內容的時間只有大約20%,也就是說即使消費者選購了3D產品,其絕大多數時間都是觀看2D內容,因此顯示器廠商將另外一個“救命稻草”——IPS廣視角面板加入其中,希望能夠再次點燃消費者的購機熱情。
第2頁:3D+IPS元素將成為殺手锏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顯示器廠商對待3D技術也有了較大的改變:剛開始大家視3D為救命稻草,開始瘋狂宣傳其3D立體影像的功能,但效果并不太明顯.于是部分廠商開始改變策略,將3D作為顯示器產品的一個附加功能,而將宣傳重點還是放在傳統功能上(如顯示效果、屏幕尺寸和外觀設計等),這樣反而能獲得不錯的效果。上文中我們提到偏光式3D顯示器實際價格與同尺寸普通顯示器相比大約高出300到500元左右,而部分機型甚至差價在100元到200元以內,這樣3D作為一個附加功能對消費著比較具有吸引力。
23英寸偏光式3D顯示器曾經一度下降到1500元左右,與普通23液晶差異很小
而作為近年來顯示器行業另外一個熱點,“低價格IPS廣視角面板”推廣的效果非常出色,不論是論壇的網友還是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都會將“IPS”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盡管他們不一定知道IPS面板能為自己帶來哪些好處,但在潛意識中大家會認為IPS就是“好”,這也是低價格IPS液晶銷量不錯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結合這兩個因素,在上游面板廠的支持下,顯示器廠商開始將3D和IPS這兩個元素整合在一起形成“組合拳”來沖擊市場,會顯得更有合力。
相對于普通TN面板,IPS面板在2D色彩表現更給力
既然購買了3D顯示器的用戶,他們花在3D上的時間并不多,那么通過引入IPS廣視角面板可以大大增強其在2D圖像的顯示效果,也就是說對于消費者而言,3D+IPS的組合不但可以提供出色的2D畫面效果,同時也支持3D影像功能,這樣顯示器廠商可以給消費者傳達這樣的信息:我的產品色彩非常出色,并且3D也是未來的趨勢,用戶購買3D+IPS可以一步到位,省去未來再換機這一步驟。
除了完全能夠滿足消費者的使用需求,并為用戶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之外,3D+IPS這套組合拳并不會給消費者帶來更高的成本。這里我們以LG和華碩推出的23英寸3D+IPS為例,他們的官方售價在2500元以下,依舊比傳統的23英寸快門式3D顯示器價格便宜很多。因此當3D顯示器得到IPS廣視角面板的助力之后,在保持合理價格的情況下能夠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相信3D顯示器也能煥發出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