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3D電視立體成像技術介紹

   2012-06-26 轉載于網絡佚名3770
導讀

目前,人們利用先進的數碼合成技術制作立體圖像,只需選擇清晰的照片或底片將其掃描到電腦里,直接在電腦里利用專業的制圖軟件進

目前,人們利用先進的數碼合成技術制作立體圖像,只需選擇清晰的照片或底片將其掃描到電腦里,直接在電腦里利用專業的制圖軟件進行配圖和數字處理,用高精度彩噴機打印出來,再用冷裱機裝裱即可。

色差式3D 歷史悠久缺點最多

首先我們看看最早出現的也是最容易實現的一種3D立體成像技術:色差式3D成像技術。

從技術層面上看色差式3D立體成像是比較簡單的一種方法,這種3D成像只需要通過一副簡單的紅藍(或者紅綠)眼鏡就可實現,硬件成本不過幾元錢。顯示設備方面也無需額外的升級,現有的任何顯示設備都可以直接顯示。

色差式3D立體成像技術的原理是將兩張不同視角上拍攝的影像分別以兩種不同的顏色印制在同一副畫面中,如果不戴眼鏡,我們只能看到色彩重合的模糊圖像。但是戴上眼鏡后,左右眼不同顏色的鏡片分別過濾了對應的色彩,只有紅色的影像通過紅色鏡片藍色通過藍色鏡片,最終兩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人腦中重疊產生了立體效果。

色差式3D立體成像原理簡單,能達到的3D景深效果也還算不錯。不過由于采用的色度分離方式會給觀看者帶來比較嚴重的視覺障礙,舒適感始終不能讓人滿意,同時畫面的色彩還原效果也一直在較低的水準徘徊,這就導致了它很難成為3D立體顯示技術中的主流。

偏光式3D 影院主流家庭不易實現

在3D電視大量出現之前,3D影院其實已經進入我們的生活很長一段時間。而在3D影院之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偏光式3D技術。

偏光式3D技術主要利用偏振光分離技術實現3D立體成像。觀看者通過佩戴偏振眼鏡,左右眼鏡片就分別過濾掉不同偏振方向的光線,從而實現了左右眼畫面的分離。

影院方面在具體實施的時候主要有兩種方式:雙機3D和單機3D。雙機3D多用在IMAX 3D影院中,通過使用兩臺投影機,分別透射偏振方向不一樣的左右眼畫面。單機3D相對簡單,主要通過但抬頭迎和快速切換的偏振器來分別高速切換左右眼畫面,最終再通過偏振眼鏡進行左右眼畫面的分離。

偏光式3D系統的成本不高,3D眼鏡也很容易制作購買,但是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特別是對于家庭用戶來說,如果依賴偏光式3D電視,就不得不面臨分辨率損失的問題,例如要實現全高清3D畫面,電視機的物理分辨率就要達到2倍全高清,否則以現有的HD平板電視來制作3D系統,分辨率只能在標清規格中徘徊。

由于色差式3D和偏光式3D存在著較為明顯的不足,因此對于家庭用戶來說,主動快門式3D成像技術就走上了臺前。

主動快門3D 優勢相對明顯

快門式3D技術的原理并不復雜,就是通過快門式的3D眼鏡輪流開關切換,分別控制進入左右眼的畫面,從而在觀看者的大腦中形成3D立體感。

快門式3D方案的關鍵在于信號源和顯示設備部分。首先信號源需要具有比2D畫面多一倍的幀數(左右眼各一幀),其次顯示設備需要具有高速畫面刷新能力,例如一個720/50P的3D信號,在2D時代只需要電視機具有每秒50HZ的畫面刷新率即可,但是在3D信號下,就需要具有100HZ的畫面刷新率。

目前主流3D電視廠家都采用了這種方案。這種方案之所以倍受青睞,主要是因為可以保持FULL HD的分辨率不變;其次現在的平板電視畫面刷新率早就達到了200Hz甚至400Hz的級別,即使對付1080/60P的3D信號,也綽綽有余。

快門式3D方案具有很好的清晰度指標,加上電視大都具備高速刷新能力,實際上消費者每側眼鏡看到的3D畫面,刷新率也要高于60Hz,這就意味著不會產生明顯的閃爍感。因此這種方案目前得到了最為廣泛的應用。

不過這種方式也有缺點,就是3D眼鏡的造價比較高。由于鏡片需要輪流開關來分離左右眼的畫面,因此眼鏡還需要提供電源,對于人數比較多的家庭,購買3D眼鏡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1329.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