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期間,一批3D影片紛紛上市。3D影像以及3D游戲機對眼睛健康的潛在副作用,再度引人關注和爭論。
雖然立體圖像早在19世紀初就已出現,但最新的科技不但使得立體3D效果看上去更美,也更容易讓大腦聚合獨立的圖片。對此,多年從事3D成像對人類深度感知方面影響研究的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視力科學系的教授馬丁·班克斯博士指出,比起電影,3D游戲可能造成更強的不適感,原因有二:第一個問題就是屏幕的距離,第二個問題就是觀看時長。觀看3D的時間越長,就越容易產生視覺疲勞。但他同時也表示,盡管最近有許多相關的警告和擔憂,但3D影像的負面效果并沒有某些宣傳的那么嚴重,“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一些短時影響,沒有任何永久性傷害會發生。”
與成年人相比,兒童觀看3D影像似乎更容易造成永久性的傷害。班克斯博士表示,“有一種叫做近距離工作近視的眼癥不應忽視。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長期進行近距離工作(例如閱讀、游戲)的兒童更容易患上這種近視。對于立體3D顯示來說,更是如此。”而另一種危險則是干燥性角結膜炎,也叫干眼癥,就是眼睛無法制造足夠的眼淚時的一種癥狀。這是由于缺少眨眼或是環境問題引起的。雖然干眼癥會導致嚴重視覺問題,但大多數情況都是“暫時性的不適”。
為此,班克斯博士還是提醒人們應適當地注意3D影像或游戲所帶來的潛在影響。“盡可能地離你的顯示器遠一些,不管是3D的還是普通的;讓眼睛經常休息,給你的眼睛眺望遠方的機會;如果你覺得眼睛干燥,別去揉它——這只會更糟,多眨眨眼睛以及滴眼藥水保證它們濕潤;如果你是家長,監督好你的孩子別讓他們玩太久,這樣他們就不會有視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