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中科院三維仿真技術助力“蹦床奪冠”

   2012-06-29 轉載于網絡佚名2840
導讀

從計時器、塑膠跑道到鯊魚皮泳衣、超輕跑鞋、碳纖維撐桿,一項項新技術的運用,使人類運動極限不斷被刷新。這兩天,18歲小將何雯

從計時器、塑膠跑道到鯊魚皮泳衣、超輕跑鞋、碳纖維撐桿,一項項新技術的運用,使人類運動極限不斷被刷新。

這兩天,18歲小將何雯娜、19歲小將陸春龍先后拿下了北京奧運會女子、男子蹦床個人冠軍。而中國蹦床隊能在成立10年內從一無所有到拿到奧運會金牌,主要得力于高科技輔助訓練軟件VH Trampoline的運用。

中國蹦床隊2004年就用上了中科院花費三年時間研制的這項輔助軟件。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虛擬現實技術實驗室主任夏時洪博士昨天向《第一財經日報》介紹,這個軟件項目開始于2002年,當時由科技部和國家體育總局牽頭,中科院和北京市科委聯合開發,希望通過研究競技體育運動的數字化三維人體運動的計算機仿真技術,并以蹦床、跳水為例,研制一套基于三維人體運動仿真技術的計算機輔助體育訓練系統,從而實現我國競技體育訓練從傳統上以人眼觀察為主到基于高精度運動捕捉與分析的人體運動測量方法的轉變,在運動分析領域實現從基于經驗的方法到基于人體運動模擬與仿真的人體運動的轉變。

將仿真技術應用于體育項目,特別是現代競技運動訓練并不是中國人的獨創。第16屆冬奧會前,美國一家公司和加利福尼亞戴維斯大學聯合開發了一種雪橇比賽裝置,運動員在這套裝置上能真切體驗到駕駛雪橇沿著跑道飛速下滑的感覺,并通過實驗室的檢測設備實時監測運動員的身體狀況,進行技術分析和功能診斷,以便設計最佳路線,制定最佳策略。美國雪橇隊在備戰第16屆法國冬奧會的時候試用了這套裝置,使用后驚喜地發現比實地訓練節省了一半的費用,并在相同的時間內訓練次數大大增加。

人體三維運動分析在競技體育科學訓練中具有重要作用。這種仿真技術主要是對外部環境的模擬,觀察人體在這種模擬刺激下所產生的反應,運動數據通過傳感器跟蹤設備直接記錄,類似好萊塢進行動畫制作時,在演員的身上捆綁大量觸點。這種方法的最大優點是能夠捕捉到人類運動的真實數據,由于生成的運動基本上是人或器械運動的重現,因而效果非常逼真,且能保證訓練的科學性。

雖然各個運動隊都有經驗豐富的金牌教練,但靠肉眼觀察始終不如量化的數據。對此,夏時洪舉了一個例子:比如跳水,有一個壓水花的動作,如果壓不住會得很低的分數,有仿真技術之后,就可以量化地知道要用多大的力可以將水花壓到最小。

據了解,雖然這項技術目前僅針對幾支國家隊的極少數人,但中科院對這項技術的應用前景非??春?,比如在飛行員、汽車駕駛員訓練,以及仿真游戲等方面都可能有很好的應用。“未來仿真技術肯定會應用到普通人生活中。”夏時洪說。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1585.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