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虛擬現實技術與全球3G的快速發展,手機3D游戲應用也在近兩年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熱點。由于技術廠商的不斷創新,市場上以硬件加速3D圖形功能為特色的手機早已不是新鮮玩意兒,并已經逐步具備了與專業游戲設備相媲美的畫面質量。而對這一市場機遇,越來越多的游戲開發商和發行商也加入到了手機3D游戲的隊伍中,合縱連橫形成了多方位的產業鏈合作體系,這將進一步推動手機3D游戲市場向前發展,手機用戶和運營商則會成為最終的受益者。
隨著網絡速度的不斷提升、畫面顯示的日益改進和游戲種類的逐漸豐富,手機游戲用戶將持續增加。從iReseARCh艾瑞市場咨詢的數據可以看到,全球手機游戲市場用戶規模將從2005年的2.9億增至2008年的10.3億,市場收入將從2005年的102億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520億美元。
在這個過程中,手機游戲自身也不斷演進。早期的手機游戲以貪食蛇、五子棋、黑白棋等畫面簡單的益智類游戲為主,這些游戲容易讓人乏味;此后,技術進步催生了大量的動作、網絡等類型的游戲,畫面也隨之變得愈發精細;如今,手機游戲更加向著高端的3D游戲發展。
目前,全球3G市場的領先手機廠商正在提供越來越多的以硬件加速3D圖形功能為特色的手機,六大領先制造商已經在一些終端設備上提供了帶有真正3D功能的應用軟件,例如游戲、用戶界面、導航服務和動畫真人秀。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游戲開發商紛紛推廣新一代面向3G手機的3D多媒體應用。運營商也意識到這是大勢所趨,日本領先運營商KDDI的“au”業務部與產品策劃部總裁高級助理MasahiroInoue說:“下一代手機也將提供從先進的移動游戲到3D用戶界面的服務,在手機上提供高質量的3D體驗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手機3D圖形顯示技術的突飛猛進是造就手機3D游戲市場樂觀前景的重要因素。通過來自多個領域廠商的共同努力,目前能運用于手機的多媒體加速及3D圖形處理性能已取得了顯著進展。在PC繪圖芯片市場激烈競爭的ATI與NVIDIA公司紛紛拓寬市場,推出了手持裝置專用的媒體處理器及3D加速芯片。不過,手機畢竟不是專門為游戲玩家開發專業的掌上游戲機,手機3D游戲曾經面臨一系列技術挑戰。例如,單獨手機3D圖形芯片不可避免的體積、發熱、能耗等問題;手機顯示屏像素小而在使用過程中與人眼距離的變化范圍大,需要比PC更高的分辨率;手機的內存容量與速度問題會限制紋理與采樣技術。因此,手機3D應用不能完全照搬PC上的處理模式,手機應用領域的研發經驗顯得更為關鍵。與此同時,像高通這樣在手機芯片領域的領導廠商也不斷加強手機芯片對3D圖形應用的支持,使手機完全可以呈現以往僅屬于PC平臺的視覺效果。
看起來,手機3D游戲的“專業化”趨勢與當年拍照手機的發展歷程頗為相似—— 僅僅兩三年前,100萬像素還是低端數碼相機的入門標志;而現在,幾百萬像素的拍照手機可謂比比皆是,拍照功能不再是手機的雞肋。與此類似,手機3D顯示性能的增強將推動手機3D游戲的普及,也將在未來改變手持游戲玩家的消費習慣。
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想要在手機3D游戲市場上有所作為的廠商開始了多個層次的合作,以期取長補短。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從游戲功能到操作感覺、從支撐軟件到游戲內容,都需要產業鏈各環節的緊密合作,形成一個完善的產業鏈至關重要。游戲內容是未來手機3D游戲市場健康發展的關鍵,眾多的游戲開發商和發行商也在積極尋求與底層技術廠商的合作,在技術上推陳出新并合作推廣炫目的移動3D游戲。隨著移動價值鏈上所有環節的領先廠商進一步加深彼此之間的合作,3D游戲必將獲得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