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液晶顯示器從2008年暑期開始正式推出,經過了各大顯示器廠商、顯卡廠商以及家電廠商將近4年的的大力推廣,讓很多消費者逐漸形成了3D立體影像的概念,尤其是在已有數年沒有新技術“刺激”的顯示器市場,各大廠商都希望通過3D顯示器來引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并通過3D技術重新激活高端市場獲得更多的利潤,從四年來的市場反響來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3D顯示器在銷量方面并不如大家預期的那么樂觀,但通過大范圍的宣傳,已經給眾多消費者留下了深刻的3D烙印,不過顯示器廠商也開始改變宣傳策略,希望能進一步發掘潛力無限的3D市場。
不過相對于主動快門式3D顯示器而言,由LG Display主導的“不閃式”3D技術,也就是偏光式3D技術擁有更好的市場反響,其主要原因是在保持不錯3D畫面效果的同時,其終端產品的價格(包括3D顯示器自身價格,3D眼鏡的售價和對PC主機硬件的)并沒有比同尺寸的普通顯示器高出太多(大約高300元到500元左右,3D顯示器售價大約僅為同尺寸快門式3D機型的一半),消費者也不需要對現有的PC主機進行升級,這樣用戶更愿意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來選購這類產品,但僅僅只吸引到這部分用戶是遠遠不夠的,3D顯示市場的容量還有繼續發掘的空間。
LG INFINIA 55"LX9500 3D 電視
與快門式3D顯示器相比,偏光式3D在價格上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國外一家調研公司提供的數據似乎能夠說明一些問題:即使在高生活質量的歐美地區,用戶購買3D顯示器或3D電視真正用來看3D內容的時間只有大約20%,也就是說即使消費者選購了3D產品,其絕大多數時間都是觀看2D內容,因此顯示器廠商將另外一個熱點——IPS廣視角面板加入其中,希望能夠在消費者的購機熱情再火上加油,讓3D和IPS兩大熱點融合在一起開拓市場。
上從去年開始,顯示器廠商對待3D技術也有了較大的改變:剛開始大家視3D為救命稻草,開始瘋狂宣傳其3D立體影像的功能,但效果并不太明顯。于是部分廠商開始改變策略,開始往3D顯示器中注入更多的元素。
既然購買了3D顯示器的用戶,他們花在3D上的時間并不多,那么通過引入IPS廣視角面板可以大大增強其在2D圖像的顯示效果,也就是說對于消費者而言,3D+IPS的組合不但可以提供出色的2D畫面效果,同時也支持3D影像功能,這樣顯示器廠商可以給消費者傳達這樣的信息:我的產品色彩非常出色,并且3D也是未來的趨勢,用戶購買3D+IPS可以一步到位,省去未來再換機這一步驟,畢竟未來3D技術依舊是大的趨勢,游戲和電影廠商還是會往3D領域投入更多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