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人里夫金在雜志上發表了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文章,引起了廣泛的爭論、評論、熱議。歷史上,人類共經歷了兩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機器代替了手工生產;第二次是流水線。而文中所說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則是以3D技術為代表的制造業的數字化。
第三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更強調分散服務、分散經營,或者叫分散生產,也可以說是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延續。里夫金講的是民主制造,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制造商,在3D打印技術滲透范圍日漸擴大的今天,今后它可以使每一個人都能去做一個潛在的生產商。盡管這聽起來像是科幻,但是已經成為事實,而且他斷言其注定會改變工業生產的思維方式。其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全球生產鏈縮短。
第二,全球產業合作減少。也就是說,外包轉為內包,而且會導致去全球化的現象,貿易國對貿易的依存度可能會下降。
第三,發達國家依靠技術的優勢,要重新把握貿易和投資商的主動權。未來因為發達國家站在技術高地,可自行選擇有利的貿易和投資方式。
第四,對外投資會更多針對當地市場。
3D Systems ProJet 1000 個人3D打印機
第五,發展中國家可能再一次陷入被動,一方面可能會成為原料的提供者,另一方面還要面對3D打印規?;a導致的勞動力需求減少的困境。
第六,發展中國家產業基礎可能會受到破壞,還有可能導致新一輪的世界經濟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