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報》報道,由《泰坦尼克號》3D版重映撩動的懷舊情緒,已把老電影3D重制,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壯志凌云》、《終結者》系列、《指環王》系列、《三百斯巴達勇士》等經典也都放出了要3D轉制重映的風聲。
近日,3D版《泰坦尼克號》票房突破20億美元,一部10年前的老電影經過3D重制煥發如此青春讓人稱奇。
3D電影,借助著數字化科技帶來的逼真效果,給觀眾營造的視覺沖擊,簡直有讓人身臨其境、觸手可及的感覺。那全新的觀感,正是吸引人們走進影院,無怨無悔掏腰包的唯一動機。
可是,搜索微博“3D電影觀后感”,評論毀譽參半。網友heien-園說:傷不起??!看得好累啊!都講了什么啊!她只字未提故事情節。有沖著看故事去的,雨停沁芳說:這部電影(泰坦尼克號),看3D似無必要,所以,120(元),我覺得不值。但不能否認,他們都沖進了電影院,去看了,言下之意,是上當了,是擋不住3D誘惑被騙進的。
一切都無所謂去計較,全線飄紅的票房足以證明,電影用3D做噱頭營銷,是空前成功的。老片翻新重映,也許所謂的經典,已淪落為一種宣傳的工具,唯利驅動的商業價值,卻是誰也敢小覷,更不愿輕易錯過,這一杯羹,那些電影藝術家們,誰見誰眼紅。
不信?我們有《大鬧天宮》,國外有《美女與野獸》、《獅子王》,2012年還將有《星球大戰》,而《壯志凌云》、《終結者》系列、《指環王》系列、《三百斯巴達勇士》等經典也都放出了要3D轉制重映的風聲。
有宋朝唐州大乘山和尚問:“枯木逢春時如何?”師曰:“世間希有。”奈何老電影“枯木逢春”,把“世間希有”的事,變成了一種常態。都是3D若得“禍”。那么,老片重映的春天果真來臨了嗎?
不盡然!上海灘微博網的網友“風”這樣寫道:15年前,泰坦尼克號上映,我窮得叮當響,看不起;15年后,泰坦尼克號重映,我口袋里依舊只有幾枚銅錢響叮當,還是不敢看!高企不下的票價,始終像是一道坎,橫在我們的面前。新瓶裝的舊酒,終究有像“風”那樣、那群低收入的觀眾不敢喝。這是一個信號。等將來人們對3D電影的獵奇之心消退,難免會有更多的“風”出現。就算口袋里的銀子已經足夠去買一張電影票,但“感覺”不再,便定會對3D電影望而卻步,更何況老片重映?
對我們觀眾來說,可以甘愿被忽悠一次或幾次,嘗鮮終有度;對電影人來說,則是不到黃河心不死。
多年前紅極一時的熱播劇《潛伏》后,諜戰片泛濫成災,給觀眾大有審美不疲勞不罷休之感。這不是誰的錯,如今是商業社會,哪一類型的故事走紅,便一窩蜂搶拍成片,是市場經濟使然,這不是我們國家的專利,而是有著世界的共性。同樣,如今老片翻3D成風,觀眾總有厭倦之時。
流行輾轉反復,卡梅隆們慧眼獨具,在恰當的時期,做出了恰好的舉措,燒著了票房一把火,風光一時無限。
這便給人們造成了一個錯覺,似乎電影永遠不老,經典永遠是經典,3D即是金手指。其實,經典怎可隨意復制?比如,電視劇《上海灘》,我們誰也不會否認后拍之作的藝術水準與亮點,但人們心中的許文強和馮程程,非周潤發與趙雅芝莫屬;還有古典名著《紅樓夢》(舊版 新版),誰續誰挨罵……
現在老片3D重映的流行趨勢已經十分明朗,要說看那風潮幾時休,是不是所有經典都可以3D重來?不妨拭目以待吧!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只是時間問題。
假若,此后有3D版老電影上映后折戟沉沙的消息傳來,切莫驚呼,因為跟風之作的結果,往往就是這樣,與該電影是否經典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