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3D微觀組織成像技術的出現不啻為癌癥診斷、微創手術和眼科等醫療領域的一場革命。據物理學家組織網4月23日報道,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用計算自適應光學系統校正光學層析成像的畸變技術,給未來醫療的“高清”成像帶來前景。相關技術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在線版上。
美國貝克曼研究所高級科學和技術博士后研究員史蒂芬說:“該技術能夠超越現在的光學系統,最終獲得最佳品質的圖像和三維數據。這將是非常有用的實時成像技術。”
畸變如散光或扭曲困擾著高分辨率成像。其會使對象細點的地方看上去如斑點或條紋。分辨率越高,問題會變得更糟糕。這是在組織成像中特別棘手的問題,而精度對于正確診斷至關重要。
自適應光學可以校正成像的畸變,被廣泛應用于天文學來校正當星光過濾器通過大氣層的變形。醫學科學家已經開始將這種自適應光學系統的硬件應用于顯微鏡,希望能改善細胞和組織成像。
但伊利諾伊大學生物工程內科醫學的電子和計算機工程教授斯蒂芬指出,這同樣富有挑戰,將其應用于組織、細胞成像,而不是通過大氣對星星成像,存在很多光學上的問題?;谟布淖赃m應光學系統復雜而昂貴,調整繁瑣,故不太適用于醫療掃描。
由此,該團隊采用計算機軟件來發現并糾正圖像畸變,替代硬件的自適應光學,稱為計算自適應光學技術。研究人員用此技術演示了大鼠肺組織含有微觀粒子凝膠的幻影。用光學成像設備干涉顯微鏡的兩束光掃描組織樣本,計算機收集所有數據后,糾正所有的深度圖像,使模糊的條紋變成尖銳的點而特征顯現,用戶可用鼠標點擊改變參數。研究人員說:“我們能夠糾正整個研究體積的畸變,在其任何地方呈現高清晰度圖像。由此,現在可以看到以前不是很清楚的所有組織結構。”
該技術可以應用于許多醫院和診所的臺式電腦,可對任何類型進行干涉成像,如光學相干斷層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