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科學家制作3D恐龍圖片

   2012-07-04 轉載于網絡佚名4990
導讀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科學家精心制作了一組計算機3D模擬恐龍圖片,向人們真實再現了恐龍世界,這些圖片包括:迄今恐龍骨骼化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科學家精心制作了一組計算機3D模擬恐龍圖片,向人們真實再現了恐龍世界,這些圖片包括:迄今恐龍骨骼化石中最小的鼠龍、始祖鳥恐龍、恐龍世界中的霸主——霸王龍等。

1、 鼠龍

鼠龍主要生活在三疊紀末期現今阿根廷境內,顧名思義,鼠龍的意思是“老鼠蜥蜴”,這樣對它命名是由于考古學家發現了幾具處于發育期的幼年鼠龍,它的體型非常小??脊艑W家挖掘發現的鼠龍骨骼中最小的僅有20厘米長,這是迄今世界上發現最小的恐龍骨骼。然而,其成年體可成長至5米,體重可達到120公斤。

科學家們仔細地對比了鼠龍的幼年體和成年體之間的差別,幼年體長著較大的頭部,大眼睛,其嘴部呈圓形。對于成年體,其頭部和眼睛按身體比例相比則較小,嘴部突出延長。鼠龍主要以植物和小型脊椎動物為主。

2、侏羅紀中早期恐龍

這是一張展示侏羅紀中早期恐龍在地面上活躍性的一個生活片斷。

3、單脊龍

單脊龍生活在侏羅紀中期,于中國境內挖掘出土,1981年,單脊龍在中國新疆盆地被挖掘發現,這種恐龍體長達到5-6米,高1.5-2米,體重達到500公斤。它們以蜥腳龍和大型脊椎動物為食。

4、始祖鳥

始祖鳥生活在侏羅紀晚期,于德國境內挖掘出土。它們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最原始的鳥類,它們的確生活在恐龍時代,很可能是恐龍向鳥類進化的關鍵環節。

5、華陽龍

華陽龍生活于侏羅紀晚期,于中國境內挖掘出土。華陽龍被認為是一種完整骨骼的恐龍,幸運的是它完整地保留了頭骨。科學家分析結果顯示,華陽龍與劍龍具備類似的骨骼結構,比如延伸的椎骨可以表現出它的勇氣,同時可當作防衛之用。

華陽龍體長4.5米,1.5寬高,重900-1000公斤,它們是素食主義者,主要吃低灌木和蕨類植物。

6、顧氏小盜龍

顧氏小盜龍生活在白堊紀中早期,于中國境內挖掘發現,或許目前這種顧氏小盜龍可能是中國境內發現的最具代表意義的長羽毛恐龍。在巨型恐龍生活的時期,這種小型恐龍體長只有幾英尺長,體重不超過4.5公斤。這種長著羽毛的恐龍將有助于科學家理解恐龍是如何進化成鳥類。顧氏小盜龍主要以小型動物和昆蟲為食。

7、恐爪龍

恐爪龍生活在白堊紀中早期,于美國境內挖掘發現。1964年,考古學家挖掘發現像鳥一樣的恐爪龍是古生物學上一項革命性事件,它屬于獸腳亞目食肉恐龍。之前科學家們認為這是一種行動緩慢、呆滯的恐龍物種,它是恐龍物種進化缺陷的表現,由于它的原始而簡單的生活方式導致了該物種的滅絕。但是考古學家約翰-奧斯特姆的觀點改變了科學家們對恐爪龍的理解,奧斯特姆稱這種恐龍并不是行動緩慢、呆滯,相反它們是動作靈敏,對生態系統構成威脅的恐龍。同時,恐爪龍的考古研究意義很重大,由于它非常類似于鳥類,考古學家認為它是恐龍和鳥類之間進化過渡的必要環節??肿報w長3-3.5米,高1米,體重在80-100公斤之間。

8、白堊紀末期恐龍世界

這是白堊紀末期(9960萬-6550萬年前),地球上恐龍世界的一個側面。

9、霸王龍

霸王龍生活在白堊紀末期,于美國境內挖掘發現。它是恐龍世界中無可爭議的霸主,在恐龍考古學上,霸王龍是科學家們研究分析最頻繁的物種。它的體長達到12-13米,體重為7噸,在恐龍時代末期統治著北美洲平原。霸王龍主要以鴨嘴龍和角龍為食。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1794.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