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淺談虛擬現實技術在傳統民間美術中的應用前景

   2012-07-05 轉載于網絡佚名3400
導讀

我國的傳統民間美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它隨著人類文明的產生而產生,凝聚了人們世代相傳的民風民俗?,F代社會中,隨著生產力的不斷

我國的傳統民間美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它隨著人類文明的產生而產生,凝聚了人們世代相傳的民風民俗。現代社會中,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進步,工業化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農耕文明為特征的傳統民間美術,正日益失去賴以生存的社會基礎。而虛擬現實技術的多感知性、臨場性及交互性等特點卻可以對傳統民間美術進行很好的保護和發揚。所謂虛擬現實技術(Virtual Reality簡稱VR,下同)是近年來在計算機輔助下應用日漸廣泛的新技術。這里的“現實”是泛指在物理或功能意義上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或環境,它是實際上可實現的,也可以是實際上難以實現的或根本無法實現的。它可以讓使用者及時的、毫無限制地觀察三度空間內的事物。

 

1.多重感知性

多感知性是指除了一般計算機技術所具有的視覺感知以外,還有聽覺、力覺、觸覺感知等。傳統民間美術是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作品的創作工具多為就地取材。然而現代社會城市化的不斷進步使得很多在原始農耕條件下所特有的材料已經變得稀缺甚至無處尋覓了,這也間接的導致傳統民間美術創作逐步走向消亡。VR技術的應用卻能彌補這一缺憾。目前,VR技術所具有的感知功能包括視覺、聽覺、力覺、觸覺、運動等幾種。不僅能使人們看到這些由特定材料制作的美術作品,甚至可以體驗到其所傳達出來的觸感,在各個角度全方位立體的觀察這件作品。虛擬的世界中,這樣的作品是不受材料的限制的。

2.臨場感

臨場感又稱浸沒感,指用戶感到作為主角存在于虛擬環境中的真實程度。傳統民間美術的很多形式依賴于一種血親間口傳身受的承襲方式。這種特殊的傳承方式,使一些民間絕技隨著老藝人的后繼無人而消亡。然而,利用VR技術卻可以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VR所具有的臨場感,不僅能夠大大提高傳統民間美術的表現力,還可以讓人們身臨其境的去參與完成一件美術作品,了解、學習其制作過程。VR技術的應用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可以使更多的人參與其中。這樣不僅有利于傳統民間美術的保護,同時有利于傳統民間美術的可持續發展。

3.交互性

交互性指在VR實境中觀者對模擬環境內物體的可操作程度和從環境得到反饋的自然程度。例如,觀者在用手去直接抓取模擬環境中虛擬的物體時,手會有持握的感覺,視野中被抓的物體也能立刻隨著手的移動而移動。這種交互性,使觀者可以在虛擬的世界中親身實踐并完成一件美術作品。在虛擬世界中觀者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制約,來完成各種美術作品,同時,這些作品可以得到長久的保存。

在新的技術條件下,如何保護和發揚傳統民間美術是值得我們探討的。使用VR技術,不僅能夠有效地保護傳統民間美術的各種形式,同時可以使傳統民間美術這一古老的技藝得以更好的傳播和發展,這在現實世界中具有重大的意義。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1801.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