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立體拍攝又名立體成像、立體畫片、立體風景,在19世紀后期開始成為一種風尚,人們紛紛購買秀麗風光和異國風景的畫片和立體鏡來觀賞,但是由于技術上的局限性之后又淡出人們的視野。隨著數碼技術的應用,3D立體攝影技術獲得了新的生命,3D電影的熱映,使得3D立體拍攝再一次煥發青春。
隨著各色3D電影的頻繁上映,人們對3D立體拍攝原理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提到3D立體拍攝原理首先得從咱們的這雙眼睛開始說起。人通過左右眼觀看同樣的對象,兩眼所看的角度不同,左眼看到物體的左側面較多,右眼看到物體的右側面較多,從而在視網膜上形成不完全相同的影像,經過大腦綜合分析以后就能區分物體的前后、遠近,從而產生立體視覺,并且能判斷物體的遠近。立體攝影的原理就是用兩個鏡頭,像人的眼睛一樣,從兩個不同角度同時拍攝,在放映時通過技術手段的控制,使人左眼看到的是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的是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從而獲得立體效果,使觀眾看到的影像好像有的在照片后面,有的脫框而出,并且似乎觸手可及,給人以強烈地身臨其境的逼真感。
3D立體拍攝是通過專用的3D立體拍攝架,使用兩臺高清攝像機或者電影機進行的一種拍攝形式;3D 立體拍攝架目前分為上下垂直和左右平行兩種;平行方式的立體拍攝架由于機身體積問題,兩臺機器的鏡頭之間的間距(以下簡稱為軸間距)不可能很小,這樣兩支鏡頭的距離很難達到65mm左右的最佳距離,因此在拍攝近距離場景的時候會出現重影以及脹眼等不適感,所以平行式立體拍攝架不適合拍攝近景。以sony ex1 為例,5 米以內基本上就不適合了。上下垂直式立體拍攝架的構造不存在軸間距問題,可以將兩臺機器的鏡頭完全重合,65mm的黃金軸間距更是沒有問題的。目前來講,上下垂直方式和左右平行方式的立體拍攝架各有所長,分別適用于中近距離和遠距離拍攝,以滿足不同的拍攝需要。
采用垂直方式的SouVR Lon3D專業級3D立體拍攝系統
在立體拍攝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的場景、主題等需要調節3D立體拍攝架,使3D立體攝像機形成不同的間距、夾角,從而拍攝不同的3D立體效果。3D拍攝強調畫面的立體感,并且要達到身臨其境的直觀感受;根據需要,拍攝出屏立體效果或者入屏縱深效果,從而形成多種視覺效果的3D立體感。同時要避免脹眼、眩暈等不良現象。
總的來說3D立體拍攝技術還是一項處于發展中的新興技術,還有很多功能等待我們去開發,也希望更多地朋友們關注這一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