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來,“智慧旅游”就是游客與網絡的實時互動。它的功能體現在不僅可以打包處理出行、住宿、游覽等相關需求,對旅游安全、旅游便利性需求、旅游移動搜索等方面也有突出作用??此坪唵蔚?ldquo;智慧旅游”,實現起來卻是一項大型工程。一年來,各地旅游管理部門、旅游企業高度關注與重視智慧旅游的建設,北京、浙江、江蘇等地已率先開展了一批智慧旅游示范項目。
然而,在各地建設“智慧旅游”如火如荼之際,近期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南京提出今年將推進“智慧景區”建設,擬將在景區推廣智能手機應用、觸摸屏和PDA等終端。與此同時網友指南京部分景區官網存在搜索引擎搜不到、內容半年不更新等諸多問題。對此,旅游局工作人員的解釋是景區沒有財力,旅游局也沒有保障條件。
一面是高調建設智能手機應用、觸摸屏和PDA,一面則因資金短缺難以維持一個景區網站。人們不禁要問,究竟是滿足大部分游客需求迫切,還是完成“智慧景區”的目標重要?
“旅游目的地信息化程度夠不夠‘智慧’,并不取決于技術,而取決于游客的需求。”中國旅游研究院學術委員張凌云提出觀點,游客關心的是政府搭建的這個平臺,能為他們提供怎樣的智能服務,因此“智慧旅游”應是借助科技技術發覺游客的需求,響應游客的需求,甚至創造游客的需求。
毋庸置疑,隨著在線旅游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智慧旅游和旅游電子商務代表著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方向。但從現實角度來講,“智慧旅游”的規劃和建設必須圍繞“為游客服務”的核心展開。否則,就將淪為面子工程、空中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