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臨其境”的體驗是3D電影帶給觀眾的最大禮物,但是美國視光學會官方刊物《視光學》7月刊的一份調查研究報告指出,這份禮物的背后是潛藏著危機的——除了炫暈,觀眾極有可能由此加劇視覺和暈動癥。
該研究發現與觀看3D立體電影有關的癥狀受觀眾觀看位置乃至觀眾年齡的影響。論文作者、太平洋大學視光學學院Shun-nan Yang博士表示,看3D電影時年輕觀眾產生更高的沉浸感,但也導致更大的視覺和暈動癥,如果觀看距離更遠,觀看角度更寬,可以減輕這些問題。
研究對象坐在不同角度和距離觀看了2D或3D版本的電影《食破天驚》。測量了他們原有的觀看癥狀以及觀看前后的視覺和身體不適,還要求他們報告觀看后的沉浸感。
21%研究對象報告在觀看3D高清電影大片時有癥狀,而觀看2D電影的只有12%。對于年輕研究對象,視力模糊、視覺重影、頭暈、迷失方向和惡心都是看3D片時更頻繁和更嚴重的癥狀。
研究發現,46歲以上年長觀眾在觀看2D電影時有更大的眼部、視覺和暈動癥,而24-34歲年輕觀眾觀看3D電影時有更大的視覺和暈動癥。坐在傾斜位置減弱沉浸感,但也減輕3D觀看的暈動癥。原來有看電視和電腦屏幕癥狀的觀眾在觀看3D影片時不一定加劇視覺癥狀和身體不適。
該研究確認了觀看3D立體電影期間幾個與癥狀有關的因素,Yang博士指出,3D電影觀看導致視力模糊和視覺重影是相當明確的,而且這些癥狀對年輕成年人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