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北京郊區縣電影院調查:3D效果不理想 居民更愿跑城里

   2012-07-10 轉載于網絡佚名15430
導讀

3D電影一部接一部在國內上映,還受到了影迷們的熱烈追捧。作為電影產業、電影資源的聚集地,北京一直在全國占有重要位置。十七大

3D電影一部接一部在國內上映,還受到了影迷們的熱烈追捧。作為電影產業、電影資源的聚集地,北京一直在全國占有重要位置。十七大以來,北京從2條院線到如今14條院線,從不足50家影院到如今110多家影院,電影市場飛速發展。其中,諸多的郊區縣電影院滿足許多居住偏遠的市民的觀影需求,也為北京的電影地圖填補了不少空白。然而,在做出貢獻的同時,這些郊區電影院的生存狀況如何?能否滿足郊區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對北京的郊區電影院展開了一次調查。

 

居民意見:觀影環境差,3D電影效果不理想,更愿選擇在城里看

郊區影院究竟咋樣?沒有人比那里的居民更有發言權。在新華大街住了12載的“老通州”古先生說,自2000年遷居至此以來,他算是深刻體會到了看電影的不易。“我剛搬到這時,整個區就一家通州電影院,里面只有1個廳。除了觀影環境較差以外,上片時間也很滯后,基本上只能看到城里一兩個月前放過的電影。”前兩年,通州電影院裝修完畢,重新開業,增加到了如今的3個廳,其中一個還能夠播放3D電影。整個通州還新增了一家汽車電影院,一家博納天時影院,由原來的“光桿影院”變成了3家。最讓古先生高興的是,上片速度終于能夠與城里同步了,但相應的票價也由原來的較之城里更優惠變成了同一水平。

“但是觀影環境和效果還是比較差,”古先生說,“特別是3D影片,體驗特別糟糕,整個銀幕黑黢黢的。我就在這里看過兩次3D,一次是《變形金剛2》,好歹湊合著能看完。另外一部看了一半就不想看了。”

他表示,通州電影院還是不能滿足一個影迷看電影的需求,因此他一般會選擇在城里、離通州比較近的影院看,比如萬達和雙井的華星等。“我一些住在通州的影評人朋友,基本都在城里看電影。通州電影院的上座率也一直比較差,周一到周五上午不放電影,下午一兩點鐘才開始放。雖然周六周日上午有電影,但是人也很少。所以我感覺即使經過了改造,通州電影院的條件還是不行。”

通州并非個例。家住昌平區的張小姐也表示,選擇郊區影院的機會不多,實在是閑的沒事又不愿意進城,會在周圍看看。“當季上映的影片基本都有,但是隔音效果差、服務也不好。如果對觀影環境、效果和服務要求不高的話,還是可以選擇郊區影院的。”

數量統計:全市影院仍不平衡,郊區縣影院數量只及城區五分之一

根據相關數據,截至2011年11月10日,北京市共有影院院線14條、影院115家、銀幕600塊、IMAX巨幕5塊、座位111862個,115家影院中共有放映機673臺。不過這些影院和銀幕大多集中在城六區,若以北京十六區縣為基數統計,這并不是一份處于平衡狀態的數據。目前,城六區平均每13.9萬人便擁有一座影院、2.24萬人擁有一塊銀幕。而北京周邊的10個郊區縣,總面積是中心城區的11倍多,人口占比全市過五分之三,但影院數量卻只有中心城區的五分之一。十個郊區縣只有23座在營業影院,且其中不乏單廳老影院。與城市數字影院建設情況相比,北京鄉鎮數字影院建設盡管近年來取得很大突破,但仍有部分亟待解決的問題,其原因主要是受限于郊區縣的規劃以及消費水平等條件。

10個區縣里,昌平區擁有中影環銀、回龍觀星美影城、萬達龍德影院、東方明姜影院和大地影院發展有限公司昌平分公司5家影院,在影院數量上排在了各區縣的榜首。平谷、密云和門頭溝則分別只有一家影院。放映廳數量上,10區縣共有88個放映廳,21507個座位。排在首位、擁有32個放映廳及6014個座位的昌平區和只有1個放映廳、座位數僅為968個的門頭溝區之間差距也頗為明顯。

影院說法:片源條件待改善,票房抽成不合理,希望增加參與政府活動資格

前天,記者來到位于大興區黃寺西大街的大興劇院實地探訪,并采訪了劇院業務經理孫女士。

由于周一至周五上午沒有安排放映,還未到中午的大興劇院仍一片安靜。但從門外掛出的海報來看,上映的片子與市區基本相差無二。孫女士介紹說,影院隸屬新影聯院線,2007年1月28日正式開業,當年票房收入達180多萬,這對于郊區電影院來說,幾乎算奇跡。

“創造奇跡的就是片源,這對于郊區電影院來說非常重要。”孫女士說,2007年,北京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市區放映首輪過了一周或者兩周之后,郊區才能放映。因為郊區上座率低,票房上不去,而片商洗印拷貝又是要花成本的,如果同步勢必要多出10-20個拷貝來,就會增加成本。而且郊區的票房還抵不過拷貝的錢。”她說,如果郊區想演首輪也可以,那就要包拷貝,“片商就會定一個任務,比如這個片子你的票房要到10萬,完不成就是影院倒貼也要把拷貝錢給片商。”但考慮到大興居民有需求,大興劇院一直采取同步放映,直到近兩年播放設備從膠片改為數字,情況才好轉。

除了片源條件的改善,目前對大興劇院來說頭疼的事情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不管票房最后是多少,片商都要抽走一半多,我們連維持運營也不夠。政府對我們每年還是有扶持的,但也僅夠支付每年的電費。所以有時候不得不出租劇院場地,否則連人員的工資也發不出。”

其次,孫女士表示,對于政府的一些活動,比如2元觀影、電影節展映等,希望能多給郊區影院參加的資格。她以今年電影節為例,“市里向我們下達宣傳任務,但展映影片不會到這里安排場次。老百姓看到劇院門口掛出海報和彩旗,都以為這里也有展映,結果被告知沒有后都很失望。其實放到郊區來展映,票房和影響力未必上不去的。”

調研結果:盲點多,投資商望而卻步

去年年底,本市各大主要院線參與調研組,完成了對本市區縣影院、大專院校、廠礦企業等地的深入走訪調研。

調研結果顯示,北京市目前已經完成在各區縣建有數字影院的目標。但是在北京的近郊地區,仍有一部分電影放映市場的空白點,這一區域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眾多,公益系統無法滿足當地民眾觀影需求。這些區域主要包括通州區新城、石景山區八大處、朝陽區東壩、豐臺區長辛店街道、海淀區溫泉地區、昌平區的沙河等地區。

調研組對這些盲點地區的經濟狀況進行了深入調研,發現這些區域其實早已受到投資商的關注,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未能建設影院,主要原因歸結為四大問題:首先是受當地已有規劃和未來規劃限制,投資商找不到合適項目(如通州新城、大興舊宮、海淀溫泉鎮);第二是受當地商業氛圍影響,區域內軍隊、大型企業、廠礦云集,投資商有顧慮(如豐臺長辛店、石景山八大處等);第三是受當地居民居住范圍過于狹長限制,形不成人口聚集效應(如通州宋莊、昌平北七家等);最后則是受當地居民消費水平限制。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2073.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