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國產3D電影:靠什么突圍?

   2012-07-11 轉載于網絡佚名3200
導讀

一部好萊塢大片《阿凡達》帶動了3D技術成為世界電影潮流,也掀起了中國電影3D之風。2011年,3D電影在內地贏得50億元的高票房,但

一部好萊塢大片《阿凡達》帶動了3D技術成為世界電影潮流,也掀起了中國電影3D之風。2011年,3D電影在內地贏得50億元的高票房,但國產3D電影累計票房不足5億元,其中約4億元是《龍門飛甲》一部電影貢獻的。在世界3D電影浪潮的席卷下,國產3D電影的劣勢顯而易見。那么,國產3D電影究竟要靠什么突圍?

3D大片《阿凡達》在短短20天內創造了全球18.437億美元的票房,一舉超越歷史上最賣座的影片《泰坦尼克號》,成為新的票房冠軍,電影產業似乎在一夜之間進入3D時代。2011年國內上映的3D電影超過30部,總票房超過50億元,幾乎是2010年3D電影票房總和的兩倍。

2012年伊始,國內各大院線已開始上映3D影片。寒假檔期,國產電影《大鬧天宮3D》得到了不少小朋友和家長們的青睞。3D電影為何如此受追捧?

3D技術帶來觀感新體驗

“3D是一項最新的電影技術,對這項技術,我們既興奮又好奇。因為3D電影能通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視角展現畫面的每個角落,所以我選擇到電影院里觀看3D電影。”北京電影學院大二學生王元告訴筆者。

對于3D電影發展現狀,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研究員、電影評論家高小健認為,3D電影增加了視覺效果,創造了視覺奇觀,給人一種新形式的體驗。3D電影之所以如此受歡迎,是因為在《阿凡達》放映之后,人們的觀影需求提高了。3D電影與普通電影的區別在于它利用人的雙眼立體視覺原理,使人能從銀幕上獲得三維空間影像,從而使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改變突破了人們習慣的觀影方式,所以大多數人對3D電影是很好奇的。

伴隨著3D巨制《阿凡達》的巨大成功,以及3D電影《愛麗絲漫游仙境》的推波助瀾,電影營銷和發行管理人員們一直在要求有著數字化裝備的影院能用3D銀幕來取代傳統銀幕。2007年中國引進好萊塢3D電影《地心歷險記》時,全國僅有82塊3D銀幕。《阿凡達》的上映致使中國影院瘋狂購買3D設備,至2010年底,全國數字銀幕可升級3D銀幕已達3000塊,3D數字銀幕數已達2000塊。3D電影井噴,除了好萊塢3D大片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外,另一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中國3D銀幕的飛速增長。

國產3D電影的瓶頸

進口3D大片帶來的票房甜頭,讓國產電影人開始試水3D電影的制作,可結果并不盡如人意。直到去年底,《龍門飛甲》的熱映才一舉扭轉了之前國產3D電影票房局勢。究竟是什么在制約國產3D電影的發展呢?

高小健認為,國產3D電影由于盲目“跟風”式的制作,導致制作周期短、質量差、票房低等一系列問題。比如《阿凡達》的拍攝花費了導演十幾年的心血,但國產電影的拍攝卻有些浮躁,有的3D電影的制作僅用了一兩年就完成,效果必然不如好萊塢。據了解,還有一些3D電影是片方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從2D影片轉制而來的,進而導致影片質量不高,票房慘淡。

其次,雖然3D電影在中國仍有可觀的市場,但是目前國內3D影片的市場發展并不是很快。原因在于要拍好3D影片、技術難度和投入非常大。據悉,《變形金剛3》3D版本光制作費就比2D版本高出3000萬美元,這部分已經相當于國內一部大制作影片的成本了。而目前國內影視人才多以第五代、第六代導演為主,比起技術和藝術結合成熟的好萊塢導演,很多人還不具備制作3D電影的能力。

國產3D電影《龍門飛甲》導演徐克這樣描述3D技術——它給了我看世界的另一雙眼睛,看世界是另一種效果。3D電影在拍攝手法和取景角度等專業技術方面與2D電影的差別挺大的。“無論在構圖上,在攝影上,在剪輯上,在電影語言的美學上,都不一樣。2D時候會有很多前景,但對3D來講,這種做法可能是危險的,前景上擺一塊石頭,可能會影響到將來放字幕。觀眾一邊看演員的表演,一邊看字幕,這時,字幕與臉的距離需要是一個讓人舒服的距離,如果字幕很近,臉很遠,看起來就會很吃力。”對于3D技術,徐克導演作了很多新的嘗試與研究。

面對3D這一項新的電影技術的廣泛應用,國產3D電影在技術這個領域遭遇“瓶頸”。資金、技術、人才等問題使得國產3D電影很難有跨越式的突破。

國產3D電影究竟靠什么突圍?

2011年,3D電影在內地贏得50億元的高票房,但國產3D電影累計票房不足5億元,其中約4億元是《龍門飛甲》一部電影貢獻的。在世界3D電影浪潮的席卷下,國產3D電影的劣勢顯而易見。那么,國產3D電影究竟要靠什么突圍?是技術、人物還是情節?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影視系主任陳旭光教授認為,通過電影藝術角度來賞析《龍門飛甲》是存在很多缺憾的。從人物塑造、情節發展等方面都沒有超越十幾年前的《新龍門客?!贰5撈捎谶\用了新的3D電影拍攝技術,順應了當今人們對電影形式的期待,所以最終取得了很好的票房。總之,3D畢竟是技術,技術不能涵蓋一切。在技術基本解決的前提下,回歸藝術本身,有連貫及吸引人的情節、穩定的人物關系、鮮明的人物性格等基本因素才是一部好的電影應該具備的。

徐克導演認為:“3D本身不是最困難的,電影本身的內容與3D結合,這點是我們花最多心血的地方。”國產3D電影發展不僅需要靠技術,更重要的是人物和情節,是3D技術與電影本身內容的完美結合,是3D技術為電影內容提供的支持。2010年,3D電影《阿凡達》在國內的票房雖然遙遙領先,但國產2D電影《唐山大地震》的票房也在當年國產電影票房中位居榜首。沒有3D的《唐山大地震》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其簡單而有內涵的故事,在于其對人物塑造的功底及深刻的立意。

國產3D電影剛剛起步,未來面臨的技術挑戰必定會層層突破,只是在攻克技術難題的同時,應將3D電影這門新技術與電影藝術完美結合。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2139.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