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引領未來的動作捕捉系統

   2012-07-12 轉載于網絡佚名3580
導讀

看過3D科幻大片《阿凡達》的朋友或許會說這么一段話,讓人哭笑不得這老外就是牛,化妝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一個大活人竟然化

看過3D科幻大片《阿凡達》的朋友或許會說這么一段話,讓人哭笑不得——

“這老外就是牛,化妝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一個大活人竟然化妝成了藍色貓人。”其實影片里面90%的畫面都是電腦制作出來的,包括招牌人物藍色大尾巴貓臉外星人,就是3D人物動畫虛擬角色,不是真實演員。出現這種情況不能說觀眾眼拙,而是影片展現出的外星人不論從神態、表情還是諸多細節都讓沒有火眼金睛的普通觀眾難分真假。最精彩的是其人物動作方面的表現,震撼人心,令人驚愕。用雙手挑關鍵就能挑出這么逼真的畫面嗎?自然不能!動畫師們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手挑關鍵的人物動作一般比較夸張,很不自然,需要更先進的調試動作方法,于是動作捕捉器出現了。

 
OptiTrack 全身動作捕捉

動作捕捉器的出現,一直存在著爭議,動畫工作人員認為它搶了自己的飯碗,從而有些排斥,而導演卻認為它能實現更多的藝術效果而十分青睞。那么動作捕捉器的功過究竟如何呢?這就要看看動作捕捉器的原理了。“動作捕捉器”,顧名思義就是“能夠捕捉動作的儀器”,它當然不能憑空捕捉到人的動作,而需要與人有肢體接觸。最早的動作捕捉,是把一個個小感應球(早期12個)捆綁在人的四肢與軀干上,并且與電腦相連;人在那里運動,電腦通過小感應球接收人做出的動作,由12個點組成一個類似火柴人的物體;同時通過軟件生成動作數據,存儲在電腦當中,在特定條件下再調出這一數據哦。此前曾提到過骨骼系統可以導入動作數據,現在把儲存好的數據調入骨骼系統,就變成了現成的動畫,而且動作頗為自然真實。而這樣一來,動畫師們的拿手好戲——手調動畫——就會無用武之地,這自然讓動畫師們對動作捕捉器充滿了羨慕、嫉妒甚而是恨。當然這只是動作捕捉的初級階段,它還不能捕捉面部表情,隨著新一代技術的發展,高級階段便隨之而來。

《阿凡達》就是將動作捕捉發揮到極致的一部影片,演員身著渾身接觸點的“鎧甲”,頭戴如同按摩器一般的接觸器,手裹好似鐵護指一樣的接收器,雙腿綁上石膏似的護套……全部裝備穿戴在演員身上后,猶如一套外置骨骼——演員們就是穿戴著這些沉重的“鎧甲”進行“表演”的,而電腦則由此接收到各種動作數據。其實對于演員來說,這完全是一個費力不討好的工作,因為他表演了許久,結果只是利用從他身上采集到的動作數據,表現出來的畫面則是電腦做好的動畫,自己的模樣根本上不了屏幕!

 
Xsens MVN 慣性動作捕捉系統

最后,把這些動作數據如上述所言導入制作好的模型,就能讓演員所表演的動作數據套用在已做好的模型上了,做到了虛擬和現實的交互,虛擬角色所做出的動作其實是演員穿戴動作捕捉器所表演的動作,讓人感到神奇無比。

而動作捕捉從應用角度來看,表演動畫系統主要有表情捕捉和身體運動捕捉兩類;到目前為止,常用的運動捕捉技術從原理上說可分為機械式、聲學式、電磁式和光學式。同時,不依賴于專用傳感器,而直接識別人體特征的運動捕捉技術也將很快走向實用。

在不遠的未來,很有可能會由虛擬動作捕捉來代替演員本身進行表演,到那時演員根本不用再出現在屏幕上,而觀眾們看到的將是一個個用動作捕捉器制作出來的虛擬角色呢!??!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2206.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