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一位不愿署名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卡梅隆在天津投資的消息是準確的,卡梅隆與天津方面共同出資打造的合資公司將落戶濱海新區,合資公司合作的基礎團隊還是卡梅隆團隊,公司主要進行3D技術的研發與產品制作。
此前,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倪祥玉曾透露,卡梅隆—佩斯集團能落戶高新區,和北方電影集團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希望卡梅隆和佩斯在今后的發展道路上,能與高新區和北方電影集團一道,打造出更響亮的文化影視品牌。
下注中國3D電影
1954年出生的卡梅隆是全球最著名的電影導演之一,其擅長拍攝動作片和科幻電影。目前,電影票房史上最賣座的兩部電影《泰坦尼克號》(1997年)和《阿凡達》(2009年)都是他執導的作品。
時隔15年后,曾斬獲11項奧斯卡大獎的災難片《泰坦尼克號》重裝上陣,這次是以3D的形態席卷全球,卡梅隆再一次超越了自己。今年上半年,該片的3D版在中國以超過10億元的票房創造了奇跡,收入為世界其它國家的總和。
事實上,卡梅隆牽手天津,早在今年4月份就已經開始。
本報記者在濱海新區官方網站看到的信息顯示,今年4月26日,卡梅隆—佩斯集團中國總部落戶天津簽約儀式已經舉行。倪祥玉、天津北方電影集團董事長王大方與卡梅隆—佩斯集團共同主席文斯·佩斯簽署了協議書,共同打造世界級3D產業基地。
活動當天晚上,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會見了卡梅隆。張高麗指出,天津是中國電影的發源地之一,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迅速,國家級3D影視創意園區正在加快建設。他們要全力支持北方電影集團與卡梅隆—佩斯集團的合作,努力建設3D產業基地。
卡梅隆為何會鐘情于天津?“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電影市場。”卡梅隆回應稱,他們選擇天津設立卡梅隆—佩斯集團中國總部,就是要借助天津的綜合優勢,加快3D技術在各領域的運用;他們將引進最先進的3D技術,與中國同行協作,推動3D產業加快發展。
本報記者還了解到,天津濱海新區擁有“國家影視網絡動漫實驗園”和“國家影視網絡動漫研究院”兩大“國字號”品牌,匯集了完美世界、人人網、搜房網、奇虎360、神界漫畫、北方電影集團等100多家文化創意企業,主要涵蓋廣播電視與影視、動漫游戲、無線移動與新媒體等行業,擁有專利、軟件游戲著作權、動畫片版權、圖書版權等1000余項。
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天津僅濱海新區文化創意產業銷售收入就達到180億元,形成了漫畫版“四大名著”、3G手機網游等一批品牌。
3D熱蔓延全球
事實上,3D電影熱正從國外開始向國內快速蔓延。
藝恩咨詢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的北美電影市場是系列電影的天下,當年也是3D電影的快速發展期,全年共有38部3D電影在北美范圍內上映,較2010年的24部增長58%。2011年,北美電影市場3D電影的總票房為17億美元。
相比于國外的3D電影熱,中國國內的3D電影產業也正在升溫。截至今年3月份,國內影院的立體銀幕已經增至1100塊,并以每月30%的速度增長,到10月預計將至少有2000塊。
早在2008年9月份,中國引進的第一部商業3D影片是《地心歷險記》,該影片上映一周便拿下2100萬元票房,顯示出3D電影在中國的生命力。3D電影在美國的收入是普通膠片電影的3.6倍,在中國的比例則是4.2倍。
國內去年上映的3D電影《龍門飛甲》曾風靡一時。該片是徐克2010年拍攝的作品,屬于《新龍門客?!返睦m集,也是中國大陸繼中國香港后大中華區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3D武俠電影。
據了解,《龍門飛甲》由博納影業集團、中影集團、上海尚世影業、北京華影盛視聯合出品,籌備近2年,耗資達2億元。該片于2011年12月15日正式上映,已成為了繼粵語電影后華語電影史上第一部獲得官方認證的IMAX 3D電影。為了盡可能完美呈現3D效果,該劇組曾邀請到《阿凡達》視效團隊以及《2012》特效設計專家培訓其3D團隊。
除了電影界對3D技術情有獨鐘以外,動漫界也是摩拳擦掌。
今年5月31日,浙江中南卡通公司宣布推出中國首部3D立體動畫電影《魔幻仙蹤》,并希望進軍國際市場。
據中國動漫集團節目制作中心創意總監谷淞介紹,中國動漫集團正在聯手韓國一家動畫公司制作一部3D立體動畫電影《小企鵝波魯魯之冰雪世界賽車冒險記》,影片投資1億元左右,在國內動畫行業算是投入最高的,預計在明年1月份寒假期間上映,國內票房希望和《喜羊羊》比肩,目前已經預售到全球128個國家了。
本土3D電影有差距
盡管3D電影勢頭很旺,但是本土3D影片的發展情況仍不容樂觀。
有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上映的3D電影超過30部,總票房超過50億元,但國產3D電影累計票房不足5億元,其中約4億元是《龍門飛甲》一部電影貢獻的。
“好的3D影片大家都會支持,一比較就出來了。”對于上述情況,星美(北京)影業有限公司發行總監朱大偉認為,《龍門飛甲》拍得還是不錯的,尤其是木頭從鏡頭中飛出來的那一刻,效果確實好,但是有些別的影片的3D效果看上去感覺就很假,戴眼鏡看和不戴眼鏡區別不大。
盡管《龍門飛甲》的票房收入不錯,但是谷淞認為,國產3D電影制作水平仍需要提高。他指出,這個數據很正常,因為國外的3D電影制作走在國內前面,國內3D制作的經驗還很不足,盡管我們有一些代工的經驗,但是從整個運作的經驗來講,經驗還是不足。從西方的角度來講,《龍門飛甲》甚至連及格的水準都達不到。
同國外相比,國內3D電影的差距究竟在哪呢?谷淞告訴本報記者,除了技術因素以外,中國本土3D電影同國外的差距都很大,從市場的培育情況來講,從電影拍攝資金的籌集來講,從原創的角度來講,差距都是很大的。
朱大偉則認為,總體來說,國內的很多3D電影,觀眾都評價是假3D,因為有些影片在拍攝時并不是按照3D的要求去拍的,而是后來制作過程中改的,這在觀眾視覺感官上就會出現問題,顯得不如卡梅隆拍的3D視覺效果好。
作為國內最大的影視制作發行機構之一,近兩年的熱門影視劇,如《搜索》、《失戀33天》、《山楂樹之戀》、《北京愛情故事》、《你是我兄弟》、《懸崖》、《隱婚男女》等劇的背后,都有新麗傳媒這家影視傳媒公司的影子。
新麗傳媒副總裁張文伯分析認為,3D是技術,是大勢所趨,量身定做的3D技術必然能夠增加一部影片的娛樂性。但是對于電影來說,技術永遠應該服務于內容,為了3D而3D是愚蠢的。
既然3D電影那么火,是不是它就是中國電影發展的方向呢?谷淞認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本土影視公司不僅僅是試水3D電影制作,很大程度上3D電影也是發展的一個趨勢,但是2D電影和3D電影各有各的表現方式,并不能說3D電影就是電影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有的電影適合用2D表現,有的電影則適合用3D表現。
“如果真正有好的電影,再借助3D技術,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所以關鍵不在技術,而在于電影的內容和質量。”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傳播學博士傅玉輝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則指出,本土影視公司應該做內容過硬的電影,將電影和新媒體技術相結合才是出路,而國家層面也要營造能夠推動電影產業發展的制度環境。
歡迎卡梅隆
正是基于以上認識,中國電影界對卡梅隆“來襲”普遍表示歡迎。
盧米埃影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其鳴告訴本報記者,從整體來看,中國本土3D電影優秀的并不多,和卡梅隆拍的3D電影差距還是很大,但本土3D電影通過學習和借鑒國外的經驗,慢慢也會成長起來的,未來的成長空間很大。
“這個事情對本土3D電影來說是好事。”谷淞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不管怎么說,卡梅隆作為國際最知名的3D電影導演,如果能把他的經驗帶到中國,肯定會提高本土3D電影制作的水準。本土電影不存在同卡梅隆競爭的問題,因為咱們的實力還不夠,如果說卡梅隆是大學老師的話,咱們只能算小學生。
卡梅隆大規模進軍中國3D電影市場,會對本土電影造成沖擊嗎?朱大偉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應該不會造成沖擊,只會讓本土3D電影發展得更好,因為它會帶來國外的新技術;同時,“建議大家不要一股腦全部都去做3D電影,因為有些影片是不適合3D的,那樣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卡梅隆如果能來,絕對是有利于中國電影市場做大做強的,我們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張文伯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卡梅隆進駐中國,意味著我們可以更近距離地向世界最先進的電影技術觀摩、取經,在未來的合拍項目中,可以全方位地向這位大師級的電影人學習,不僅是學習他的技術,更要學習他對電影的理解,他的電影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