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好萊塢推出的第一部立體電影開始,人們對于感官上的追求與開發就沒有停下腳步。70年代后期的環幕電影、球幕電影、IMAX巨幕電影紛紛誕生,再到“Stereovision”專利技術出現,將人們左右眼看到的畫面交替印在一套普通的35毫米的電影膠片上,再在放映鏡頭前加上一個周期轉動的遮光板,并以48幀/秒的速度放映出來,于是兩套畫面交替出現,一個視覺的盛宴改變了人們享受影像的方式。
不過逼真的3D影像似乎還不能滿足人們對于“真實”的需求。人們或許還記得一場名為“初音未來日的感謝祭”的投影演唱會。在這場演唱會中,主辦方利用全息投影技術,將空氣中的顆粒和分子作為天然幕布,把影像投放在上面,于是觀眾看到了一個360度的逼真畫面,而這場演唱會也成為了感官追求促進影像科技發展的最好實例。
■智能化的感官應用
一塊右眼側上方的微縮顯示屏,一個右眼外側平行放置的720p畫質攝像頭,一個位于太陽穴上方的觸摸板,以及喇叭、麥克風、陀螺儀傳感器和可以支撐6小時電力的內置電池,這款集內存、處理器、側面的觸控板、拍照按鈕、揚聲器以及各種傳感器于一體的眼鏡,徹底顛覆了人們對傳統移動終端的依賴。如果你想在地圖上查找一個陌生的地點,利用智能手機來完成至少需要30秒的時間,而谷歌眼鏡利用人們的視角操作僅需2到4秒。
面對一系列的高新技術,可能人們第一想到的最受影響的會是手機行業。但從近期來看,雖然谷歌眼鏡具有非常強大的功能,卻還不足以撼動人們對于手機的鐘愛。畢竟1500美元的價格,并不是每一用戶都愿意接受。而且這種高智能的特殊眼鏡所涵蓋的功能,需要極速的網絡環境配合方能完成。就目前全球網絡情況來看,無線網絡覆蓋到位的國家并不占大多數。
■未來“智”世界
這種新技術的興起,其背后還有對多種行業發展的帶動作用。例如該款眼鏡配備的是安卓4.1智能系統,那么隨著這項技術的普及,會有大量的APP開發商把重心轉移到谷歌眼鏡這種人機交互的平臺上。到時這款神奇的眼鏡將會隨著大量APP開發團隊的加入增加更多意想不到的功能,除了視覺、語音的應用外,手勢、表情也可能會隨著APP的完善而出現。
當然,幫助APP廠商大步向前發展也許并不是谷歌公司的最終目的。按照安卓4.0最初的設想,谷歌公司本想打造一整套智能化生活方案。也就是說,我們的電視、冰箱、空調、手機等生活用品都將配備一個安卓4.0系統。當你回到家后,想打開電視、空調等家用電器,用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這些操作,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智能無限互動。由此來看,這款谷歌眼鏡的問世可能就更有意思一些了。干脆連手機都拋開,僅用我們的視覺、語音等感官系統便可完成一系列復雜的操作。
無論谷歌公司是懷揣著幫助眾多APP開發商共同致富的偉大夢想,還是想打造一個真正的智能帝國,其在感官方面的開發與成就都已給蘋果、諾基亞以及微軟等公司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又能看到眾多軟件制造商層出不窮的新奇技術。但無論這些高科技公司之間如何爭斗,對于用戶來說,生活方式的改變已經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