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非遺插上科技的翅膀金點子出爐了!本報與市文化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合推出的“讓非遺插上科技的翅膀”大型互動活動,受到讀者熱力追捧。近百位非遺愛好者、從業者和研究者接下“英雄帖”,獻出創意無限的點子。經過非遺、民俗與科技等領域專家組成的聯合評審團嚴格評審,昨日評選結果新鮮出爐來自成都理工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大學生鄒強,憑借“非遺虛擬旅游城”創意方案,一舉成為此次活動的金點子。非遺專家評價“該方案創意新鮮且易于實施”,據悉,該方案有望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實施。此外,古開霞的“由我來傳承”學唱軟件獲二等獎,吳文博、高穎的非遺創意方案分獲三等獎。
網上建立
3D非物質文化遺產古城
此次活動展開后,應征點子五花八門、創意無限,將非遺與科技完美融合,讓人眼前一亮。如機器人模擬手工操作制作非遺項目、非遺傳聲教學軟件、3D全息投影非遺文化展示系統……令人叫絕。評審團負責人告訴記者,點子的創意只是考評的一個方面,實際操作性才是評審團考評的最重要因素。
獲得一等獎的金點子是來自成都理工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大學生鄒強的“非遺虛擬旅游城”方案。方案中,他突發奇想地建議運用軟件編程、圖形學、數據庫等IT科技手段,在網上建立一個網頁游戲式的虛擬旅游城,把非物質遺產文化的文字描述、圖片、語音解說、視頻展示等植入網頁中。讓網友進入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虛擬旅游城網頁,就仿佛進入3D非物質文化遺產古城。
虛擬古城
將本地非遺一網打盡
“雖然虛擬城市概念在一些網頁和網絡游戲上均有嘗試,但將非遺元素融入,前無古人。”昨日,鄒強自豪地向記者描述道,他設想在這個頁面的古城里,有幾條游人如織的街道,街道上鋪面展示、銷售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所有鋪面均為前店后廠,網友能直接進入非遺項目生產場地,一睹這些傳統技藝制作全過程;城中戲臺上有傳統戲劇、曲藝表演滾動演出;城邊大河邊,人們正唱著沱江號子;城邊造紙坊里,工人們打著竹麻,口里哼唱著竹麻號子;再點擊遠處幾座山峰,在寫著青城山的那座山峰,一點就可以看到洞經古樂演奏和表演……網友進入該網頁輕點鼠標,成都代表性非遺項目一覽無遺。“我希望通過這個點子,讓大家了解到非遺其實離我們生活很近。”鄒強說。
對這個金點子,評審團成員評價說,這個創意能讓大眾通過生動有趣的3D成像技術,直觀了解非遺魅力。
數字化
是非遺保護和傳承大趨勢
市文化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人龔鍵向記者透露,非遺的數字化保護和傳承是大趨勢。下一步,他們將著手進行文化館數字化建設,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將建立市級非遺項目資源數字化管理系統。該系統將把以往的紙質和傳統影音非遺資料全部轉化為數字資源進行保存、管理,建立起一個龐大而系統的數據庫。他說,該數據庫不僅有利于專業領域對非遺的研究與保護,還可方便非遺愛好者或普通市民在線查閱非遺相關數據,擴大非遺影響力。此次活動征集到的金點子,將為文化館和非遺保護中心提供創意支持,這些金點子將有望被利用到文化館和中心的數字化建設中。他還強調,此次活動僅僅是拋磚引玉,他們希望更多市民為非遺保護獻計獻策。
網上建立
3D非物質文化遺產古城
此次活動展開后,應征點子五花八門、創意無限,將非遺與科技完美融合,讓人眼前一亮。如機器人模擬手工操作制作非遺項目、非遺傳聲教學軟件、3D全息投影非遺文化展示系統……令人叫絕。評審團負責人告訴記者,點子的創意只是考評的一個方面,實際操作性才是評審團考評的最重要因素。
獲得一等獎的金點子是來自成都理工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大學生鄒強的“非遺虛擬旅游城”方案。方案中,他突發奇想地建議運用軟件編程、圖形學、數據庫等IT科技手段,在網上建立一個網頁游戲式的虛擬旅游城,把非物質遺產文化的文字描述、圖片、語音解說、視頻展示等植入網頁中。讓網友進入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虛擬旅游城網頁,就仿佛進入3D非物質文化遺產古城。
虛擬古城
將本地非遺一網打盡
“雖然虛擬城市概念在一些網頁和網絡游戲上均有嘗試,但將非遺元素融入,前無古人。”昨日,鄒強自豪地向記者描述道,他設想在這個頁面的古城里,有幾條游人如織的街道,街道上鋪面展示、銷售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所有鋪面均為前店后廠,網友能直接進入非遺項目生產場地,一睹這些傳統技藝制作全過程;城中戲臺上有傳統戲劇、曲藝表演滾動演出;城邊大河邊,人們正唱著沱江號子;城邊造紙坊里,工人們打著竹麻,口里哼唱著竹麻號子;再點擊遠處幾座山峰,在寫著青城山的那座山峰,一點就可以看到洞經古樂演奏和表演……網友進入該網頁輕點鼠標,成都代表性非遺項目一覽無遺。“我希望通過這個點子,讓大家了解到非遺其實離我們生活很近。”鄒強說。
對這個金點子,評審團成員評價說,這個創意能讓大眾通過生動有趣的3D成像技術,直觀了解非遺魅力。
數字化
是非遺保護和傳承大趨勢
市文化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人龔鍵向記者透露,非遺的數字化保護和傳承是大趨勢。下一步,他們將著手進行文化館數字化建設,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將建立市級非遺項目資源數字化管理系統。該系統將把以往的紙質和傳統影音非遺資料全部轉化為數字資源進行保存、管理,建立起一個龐大而系統的數據庫。他說,該數據庫不僅有利于專業領域對非遺的研究與保護,還可方便非遺愛好者或普通市民在線查閱非遺相關數據,擴大非遺影響力。此次活動征集到的金點子,將為文化館和非遺保護中心提供創意支持,這些金點子將有望被利用到文化館和中心的數字化建設中。他還強調,此次活動僅僅是拋磚引玉,他們希望更多市民為非遺保護獻計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