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我在中心工作已29個年頭了,斗轉星移,長空當歌,中國兒童中心走過不平坦的道路,已到了而立之年,,撫今思昔,感懷良多,回首30年我對科學宮尤為感念。中心科學宮前身是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為當時國家領導人設計建造的住宅建筑主體的一部分。建筑外觀恢宏典雅,獨具民族風格。室內空間高大寬敞,其主廳高度達8米,設施先進、功能齊全,日常使用功能分別有會客廳、健身廳、電影放映廳、工作人員餐廳等。
1982年,黨中央將官園作為禮物送給全國的少年兒童,建成中國兒童少年活動中心,她的建筑主體的主要部分建成中國兒童少年活動中心科技廳。1982年4月間,科技廳初建臨時展廳,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廳的籌建工作由中國科協牽頭,科技廳展品從全國廣泛征集捐贈,得到社會各界大力支持??萍紡d臨時展出面積約1000平方米,分為5個廳,分別為1至5廳。共有光學、聲學、力學、電學、數學、人體學以及其他學科內容的科普展教設備近100件。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家多學科、綜合性、新型的少年兒童科普活動場所,她的誕生是件新生事物,這種以開放型、主動參與式、動手體驗的方式普及科技知識,給少年兒童帶來全新的學習探索模式,深受少年兒童喜愛。
1982年8月5日科技廳正式面向全體少年兒童開放,成為少年兒童來中心活動的主要場館,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兒童前來活動,科技廳內燈火輝煌,科技展項新奇有趣,讓觀眾目不暇接,參觀者人頭攢動,盛況空前,引人入勝的科技展項給來參觀的少年兒童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中的很多人長大以后又多次回到科技廳,重溫童年美好記憶,其中有中年人是帶著自己年幼的下一代來科技廳玩的??萍紡d也曾經接待過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外國訪問團體參觀訪問,是我國兒童工作的展示窗口、兒童少年科普園地和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陣地。
1987年科技廳4廳改建成為人體健康廳,廳內主要內容有人體生理衛生知識和少年兒童健康衛生常識。其中有能動手組裝的人體臟器模型、人體經絡銅人模型、眼睛保健常識、吸煙人的肺和健康人的肺標本、我國少年兒童平均身高測試圖板等,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1989年,科技廳1廳改建成為“偉大祖國廳”。廳內主要內容有:中國地形模型沙盤,沙盤里城市與河流閃閃發光,高山盆地盡顯風采,使少年兒童對祖國的地形、地貌有一個直觀了解,培養少年兒童熱愛偉大祖國的情感;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及其它重大科技成就;當代中國高新科技成果;巨型地球儀,宇宙及太陽系知識等。1月21日舉行了新廳落成典禮儀式,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康克清同志及中心籌建委員會主任榮高棠、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胡德華、康泠,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曹令中等同志出席??悼饲逋緸樾陆◤d剪彩,康泠同志發表講話。
1992年6月由著名科學家,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錢偉長同志題寫科學宮名。
1997年10月起科學宮實施防火改造工程,主要解決防火、修繕問題。防火改造工程完成后,對其內部科普展教項目進行全面更新改造,研制開發更新展項。歷時8個月,科學宮全面改造完成,其中規劃設計出近2000平方米的主題項目方案,實施了1000平方米的常設展廳改建工作。常設新館主題分別為智慧方舟館、環境與生命館、世界著名兵器模型館、兒童卡通攀巖墻。設計新制、更新改造聲、光、電、人體、生物、環保等學科的科普展項91項,80件為科學宮展品,11件為科技大篷車展品。其中,激光全息恐龍照片、觸摸式地理知識多媒體計算機、幻影金魚、南極石、人臉浮雕、骨骼的運動、太陽能等近20項為國內首次展出、展品大多為動手參與型展項。修葺一新的科學宮于1998年6月1日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少年兒童的到來。著名科學家,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盧嘉錫、吳階平、周光召,全國政協副主席朱光亞為科學宮重新開放親筆題詞。盧嘉錫題詞“業精于勤”,吳階平題詞“科教興國從娃娃抓起”,周光召題詞“志當存高遠”,朱光亞題詞“愛學習勤思考掌握科技本領爭當新世紀祖國的棟梁”。
全國政協副主席萬國權、中國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王照華,以及劉英、聶力、康泠,全國婦聯原書記郭力文、黃甘英、關濤、張潔珣等出席為新改造的科學宮重新開放剪彩。重新開放后的科學宮深受少年兒童喜愛和社會各界好評,來這里參加活動的少年兒童無論是舉家而來的,還是學校有組織來的,孩子們都象魚兒入水似的,自由自在地在科學宮玩耍、體驗、學習,融入其中樂而忘返,享受著難得的童年快樂時光。
2004年6月1日國際兒童節這天,中國首飛航天員、航天英雄楊利偉來到中心科技宮,出席在這里舉辦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發展祖國航天事業”兒童系列科技活動。 楊利偉同志一行乘車來到科學宮,少先隊員代表向楊利偉敬獻紅領巾和鮮花,通過少年軍樂團和少年兒童夾道歡迎隊伍,步入會場。楊利偉在主席臺就坐后,首先為少先隊員題詞:“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創造人類美好未來”。少先隊員展示并宣讀了楊利偉的題詞,楊利偉向小朋友致節日寄語。少先隊員代表向楊利偉贈送了“航天科幻電腦繪畫作品”。楊利偉叔叔來到機器人火星探險車科技活動項目前,與孩子們一起控制機器人進行“火星探測活動”。當楊利偉在少先隊員代表陪同下,通過少年軍樂團和少年兒童及眾多人群組成的歡送夾道準備乘車返回時,在短短的50米路程中,熱情的人們紛紛請楊利偉簽名和他握手、合影,場面熱烈令人激動難忘。事后楊利偉同志特別請他的秘書打來電話轉達了他的心情,楊利偉說:在兒童中心的活動使他深受感動,對兒童中心表示感謝。這次活動給許多參加現場活動的兒童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
中心科學宮還參與了歷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活動,在國際科學與和平周期間,科學宮參加北京12展館系列展覽,免費接待少年兒童,多次獲得中國組委會國際科學與和平周貢獻獎??茖W宮除常設展活動外,還與社會組織合作,舉辦過一些臨時性科技活動和展覽,如:中外少年兒童科技活動器材展、榮高棠同志題名的世界玩具之窗,以及兵器模型展、趣味科學實驗、宇宙空間站等,為豐富少年兒童的科技活動和娛樂生活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心科學宮自開放以來接待了數百萬少年兒童和各界人士,為激發少年兒童熱愛科學的興趣,提高少年兒童科技素質,培養他們創新和動手能力做出了歷史性貢獻,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與科學宮發展的同時,中心的計算機興趣小組活動,少年氣象站、科技大篷車下鄉等系列科普活動也做出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成績斐然。
鑒于中心創建以來,積極開展公益性兒童少年科普教育,成績突出,1998年中心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活動領導小組頒發的“全國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集體”獎。在此基礎上,1999年中心又被國家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國科協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這充分肯定了中心科學宮以及科技興趣小組活動、“科技大篷車下鄉”等活動在少年兒童科學普及教育工作中所做出的貢獻。
當年時任中心領導的勾德元主任、牛小梅主任對科學宮工作高度重視,在人才隊伍建設、政策制定、經費保障、業務活動開展、日常規范管理、創新發展等方面給予高度關注并做出了正確的決策,這是科學宮得以持續創新發展的重要保證。
科學宮的展項是科技和藝術相結合的科普形式,工作需要不停地追求創新,工作標準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永無止境。那些當年在科學宮工作的同志們,他們雖然默默無聞,名不見經傳,但都為科學宮的建設發展付出了辛勤的勞動、貢獻出智慧,他們致力于創造出完美的科普展教形式,奉獻給廣大少年兒童,使科學走進兒童的生活,做的是非常有意義、很有價值的工作,做一名科普教育園地的守望者,是他們共同的勞動創造出了不同凡響的業績。
科學宮工作知識性強,技術工作復雜,必須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特別是需要具備很強的動手實踐操作和鉆研探究能力,必須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人員基本素質要求高。當年在科學宮工作的同志不少都有一專多能的本領,他們發揚艱苦奮斗的傳統,團結協作,自己動手,努力原創,勤儉節約,盡心竭力,創造出了特殊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中心科學宮創建30年了,歷史瞬間,自己一生中年富力強的時光奉獻給了科學宮建設。我們都曾經年輕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作用。30年的耕耘,是中心培養了我,命運使我成為曾經的科技部領導,在工作、事業、人生道路上,是領導和前輩的信任,是和一起工作過的同志們同甘共苦的奮斗,是來自各方面同志們給予的支持幫助,我為中心科學宮的建設發展做了一點事情?;厥走^去的歲月,雖然歷經辛苦困難、崎嶇與挑戰,更有榮幸快樂和自豪,在我心中油然滋生感恩之情,當年那些領導和朝夕相處的同志們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恍如昨日,終生不忘,回憶是幸福人生的寶貴財富。
在紀念中心成立30周年之際,謹以此文獻給那些為科學宮建設和各方面科技活動做出貢獻的同事們,以致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