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學科學”組委會共收到全省80余所中小學5100余名學生的科學幻想故事、小說和作文作品5173篇。內容主要以參加各類科技活動的收獲體會,對科學現象的話題和議論、看法,生活中的科學小發現、小發明的記錄等為主。比如,《會害羞的草》的作者以童話的形式講述心靈成長的故事,同時也巧妙地向讀者揭示了含羞草之所以“含羞”的科學原理;一等獎作文《灰塵,你可是人類的朋友?》的作者,展開豐富的想象,以灰塵為第一人稱,介紹了“自己”與世界與人類的關系;《梔子花開 如此可愛環剝實驗見證》則用理性、嚴謹的敘述方式,梔子花代替柳條來實證環剝實驗的過程。
一個月以來,經評審組專家緊張工作,獲獎名單于日前出爐(詳見復評結果公示)。
隨著征文活動獲獎名單的確定,本次“快樂科學校園行”也圓滿結束。此次活動得到了全省各縣市科協、教育局以及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同時,本報也將繼續一如既往地關注科普、關注民工子弟的成長。
快樂學科學 科學更有趣
“金龍智慧校車 快樂科學校園行”全省巡回活動圓滿結束
今年3月份,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攜手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在浙江省教育廳的支持下聯合發起“快樂科學校園行”全省巡回活動?;顒佑?ldquo;科普動車進校園”和“我愛學科學”征文比賽兩項子活動組成,在全省中小學掀起了愛科學、學科學的新風。
“科普動車”開進11所民工子弟學校
3月到6月之間,“科普動車”陸續開進了安吉陽光小學、慈溪宏展小學、定海區育才小學、浦江縣曙光民工子弟學校、諸暨柱山小學、龍游蘭塘小學、遂昌金岸小學、樂清虹橋第九小學等的11所民工子弟小學,為孩子們送上豐富的科學大餐。20多件富有趣味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科技展品,引得同學們不時發出陣陣驚嘆,就連學校的老師們也紛紛過了一把“科普癮”。
“全息攝影”設備前排著長長的隊伍;不少孩子對“無皮鼓”產生好奇心,一遍又一遍地“敲”;老師孩子們共同探討如何破解“T字之謎”,不時出現“爭鳴”的場景;孩子們在成年人的配合下搭建起“石拱橋”,臉上洋溢著成功的喜悅;同學之間商量著完成“四式運算”的難題,討論聲、歡笑聲不絕于耳。孩子們通過戴著立體眼鏡觀看“3D科普展板”,進入到一個有趣的立體科普圖像世界。這些展板涵蓋了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能源、材料、海洋、農業、交通等多項學科,形象地詮釋科學道理。
安吉、諸暨、定海、溫嶺等地科協還給孩子們安排了精彩的科普講座。安吉的朱斌老師現場教授科技小制作、小發明;諸暨的楊老師、溫嶺的張老師給孩子們講解關于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的講座;定海區科協邀請市里的知名律師給孩子們帶來關于交通法律、法規的講座。孩子們都聚精會神地聽,積極提問,一場講座最后往往演變成了一場師生之間的“頭腦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