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全息--還看今朝

   2012-05-05 轉載于網絡佚名8180
導讀

激光電視的終極本領-全息立體成像 全息術是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將物體發射的特定光波以干涉條紋的形式記錄下來,然后再用

激光電視的終極本領-全息立體成像 
全息術是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將物體發射的特定光波以干涉條紋的形式記錄下來,然后再用衍射的方法使其再現,相成原物體逼真的立體像。由于記錄了物體的全部信息(振幅和相位),因而稱為全息術或者全息照相。
激光作為最好的相干光源,在實現全息立體顯示方面大有用武之地。我還不知道在家里能看到懸浮在空中的立體圖像需要多少年,不過想想都覺得興奮。
另外我也希望中國的激光電視能有好的發展,盡管看完此文后我們知道,顯示控制器件的制造技術對于激光成像多么重要,而中國的相關產業能力恐怕不知落后多少年,只希望不要再淪為廉價元件的出口基地了。
 
 
 

白墻看3D電影 光譜分離立體成像解析
    栩栩如生的立體電影可以傳遞給觀眾強烈的真實感以及實時感。不過,想看立體電影可并不是容易的事,在國內僅有少數電影院以及展覽館才具備播放立體電影的條件。這主要是因為播放3D場立體電影除了需要專門的片源之外,還需要專門的播放設備,包括具有偏振特性金屬屏幕,以及信號同步發射器、3D信號轉換器還有必不可少的偏振眼鏡。那么普通的立體成像效果是如何實現的呢?我們首先來了解。 


立體電影讓足球場的精彩射門再現于你眼前
 
解密:3D電影成像原理
 
立體圖像是如何產生的呢?主要是通過3D轉換器將輸入的立體3D信號轉換成兩個被動3D輸出信號,然后以單獨的左、右眼信號輸出到兩臺投影機,通過偏振3D目鏡觀看,從而得到立體圖像,由于信號是通過3D轉換器主動轉換,因此這種技術也被稱為主動立體成像技術(區別于后面我們將提到的被動立體成像技術)。換句話說,如果在沒有立體眼鏡的情況下,我們肉眼看到的圖像是左右眼分別顯示的,也就是常見的重影現象。因此去看立體電影,3D眼鏡少不了。
 

偏光眼鏡
 
由于在觀看立體影像的時候人的左右眼信號是分離的,為了避免發生左右眼信號不同步(容易造成影像錯位),需要借助信號同步發射器將左右眼的信號同步,這樣才能保證人眼看到的圖像是左右可重合的,也就是立體的。
 那么為什么需要專業的投影幕才可以表現清晰的立體圖像呢?因為在電影院看到的影像是通過投影機投射到屏幕上產生的大量反射光線構成的。不過其中有些反射光線是有效的,即讓我們看到影像的,而有些光線則是有害的(其相當于在強太陽光下的綠葉時產生的白反射光線,會干擾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看不清葉片,并產生眩暈效果),而偏振特性金屬屏幕就是通過加入特殊的材料來消除有害的反射光線,從而保證畫面反射到人眼的有效光線不會被干擾。也就是說具有偏振特性的投影幕可以過濾有害反射光。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立體成像所需要的關聯設備多,對環境以及設備的要求非常多。那么沒有電影院那么專業的環境,一般的辦公場所,是否也可以看到3D影像呢?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另外一種3D成像技術
 

白墻如何看立體電影?
 
白墻如何看立體電影?
 
上文中我們提到,觀看立體電影的要求較多,但是由于立體成像技術在工程、軍事、商業、建筑以及教育等行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能減少立體成像的制約因素非常重要。現在有一種可以擺脫信號同步發射器、專屬偏光眼鏡以及偏振投影幕的立體成像方法——光譜分離立體成像技術。
 


環形投影幕立體投影效果
 

普通白墻也可以投影出立體影像光譜分離立體成像技術與傳統的偏振立體成像技術最大的區別在于它采用光譜分離的方法實現左右眼立體像的高度分離,根據不同色光的波長不同將圖像進行分離,沒有任何的信號轉換處理過程,因此也被稱為被動立體成像。信號源本身未經過處理,也就不存在信號不同步問題,其對環境的要求也較低,不需要特殊的具有偏振反射特性的金屬投影幕(主要是過濾有害反射光線),只需要普通的投影屏幕,甚至在白墻上就可以實現立體成像,也因此可以避免主動立體成像技術中因屏幕太大或多通道系統存在的“太陽效應”問題(局部亮度過高,反射光線過于強烈,干擾成像效果)。
 
與傳統的主被動立體成像技術相比較,其技術優點:
 
1、不再需要特殊的具有偏振特性金屬屏幕,不會產生因為屏幕太大或投影通道數量太多而導致的全屏亮度不一的現象,全屏幕亮度和色彩均衡
 
2、左右立體像對被嚴格濾波和高度分離,戴上眼鏡觀看立體圖像時無重影現象
 
3、圖象質量好,無閃爍,舒適性好,持久觀看無頭暈現象
 
4、眼鏡不需要配備電源和復雜的電路,眼鏡輕便,因此舒適感更好
 
5、不需信號同步發射器,頭部可隨意移動,配戴者互相之間不會產生干擾,可滿足大量觀眾場合應用
 
6、Infitec 眼鏡直接觀看LCD 或CRT 顯示器也不會出現任何亮度和色彩失真問題。
 
小結:
 
由于沒有信號轉換的過程,并且受環境束縛較小,光譜分離立體成像技術已經被應用在被動式多通道立體投影顯示系統或被動式背投影立體顯示系統中,包括BARCO 在內的一些國際知名廠商均采用該項技術應用于其被動式立體投影顯示系統解決方案中。
 
感謝北京宇宙時代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為本文提供有關圖片以及技術資料。
 
 
 
全息立體成像有可能實現嗎
 
前幾個月,看過一則新聞報道,如今立體攝影相機已經問世.該相機由橫向排列的三個鏡頭組成,造價不菲.

 
全息立體成像互動 當佛祖遇到“佛光機”
   據說,漢永平十年(67年),漢明帝有一天夢見有金人自西方來,醒來后便出一個使團前去相迎,結果遇到兩個印度僧人牽一匹白馬,馬背上馱著一座佛陀像和一些佛經。自此,佛教開始在中國傳播。現河南洛陽的白馬寺便是修于當時的漢代國都,以馱像而來的白馬命名。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在中國的傳播開始興盛起來,并建造、繪制了大量佛像。唐朝時,玄奘法師西去印度(西天)取經,并翻譯了大量取回的佛經。經過長期傳播發展,由印度傳入的佛教具有了中國的民族特色,并形成了三大系:漢地佛教(漢事系)、藏傳佛教(藏語系)和云南地區的上座部佛教(巴利語系)。   

   目前,中國有為數眾多的佛教徒。他們不僅虔誠地齋戒念經,還經常去寺廟禮佛、進香,家中也供奉著佛像。

  日前,筆者在睿聯嘉業科技有限公司見到了一部“佛光機”。在“大悲咒”聲中,一尊佛祖造像懸浮在空中,并在不停地旋轉,可謂美倫美幻,令人贊嘆。據介紹,“佛光機”是通過全息立體成像技術,將立體佛像疊加在場景中,最終展示出融入實景的佛像幻影成像效果。

  深圳時代中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還可以根據您的要求加入互動特效,在現場實現互動。

    很驚人的3D光學成像技術,以前我只在科幻電影中才可以看到。并且感覺比以前的3d-display,holograms等要強很多。由丹麥的viZoo和Ramboll的工程人員開發的最新Cheotpics360產品,觀眾無需戴任何專用眼鏡,在1.5米到30米內,無論從哪個角度都可以看到在空中成像的3D立體圖。該技術由四組投像系統組成并結合鏡面反射作用,在室內或室外都可以運用。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265.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