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三大技術分庭抗禮 裸眼3D后來居上 低價成致勝不二法寶

   2012-07-31 轉載于網絡佚名3880
導讀

快門式和偏光式兩種技術壁壘分明,無邊硬屏、液晶面板3D成像、裸眼3D等技術推出,終端價格紛紛下探,刺激消費市場,3D技術如何選

快門式和偏光式兩種技術壁壘分明,無邊硬屏、液晶面板3D成像、裸眼3D等技術推出,終端價格紛紛下探,刺激消費市場,3D技術如何選擇的分歧形成了當前3D行業競爭的獨特態勢。

對于電視產業,除了裸眼3D電視外,當前的3D電視均需要配戴專門的3D眼鏡,而3D眼鏡無一例外與3D技術的種類相關。2010年時主要的眼鏡式3D電視技術已經有兩大流派,并各自有擁護者,貫穿了整個價值鏈,從上游的面板廠延伸到下游的電視品牌商。而到了2011年,東芝搶先推出世界首款裸眼3D電視,很快得到了不少擁護者,自此,3D技術又多了一個流派。

 
Exceptional3D 10.1"裸眼立體顯示器

在愈來愈激烈的競爭中如何取勝?歷來的主角扮演者——低價化策略再一次贏得了廠商們的青睞。

為了達成讓3D電視較低價化,擴增市場占有率的策略目標,成本結構的改善極為重要。以快門式3D技術為主要進一步降低價格的3D電視,方案上可以從240Hz改為120Hz,同時取消MEMC這種即使在2D模式下也不會有畫面補償的功能,僅保留120Hz的倍頻顯示以倍增畫面。以偏光式的技術原理來看,僅需要60Hz的顯示頻率即可,若是采用120Hz或是240Hz倍頻顯示,則可以加強2D模式下的影像質量。在主流的40英寸到50英寸大小等級的產品策略里,偏光式3D電視可能僅使用120Hz甚至60Hz來降低成本,以此與240Hz的快門式技術競爭。另外,采用CCFL背光或是較低階的LED直下式背光也已經成為降低3D電視成本的方法。

雖然低價化的3D電視可能會有若干視覺效果的取舍,但也讓3D功能在所有產品在線的布局更為開展。至于尺寸方面,不同于2010年以46英寸以上與50英寸等級為主,2011年低價化的3D電視延伸到32英寸等級以及60英寸以上。因此,可以預期3D功能將從測試市場、品牌形象的策略走向主流的機種與產品策略。雖然消費者未必在購買后就因此會多看3D內容,但3D功能將會是購買時考慮的因素之一。屆時,3D電視的市場競爭會從知名品牌走向所有一、二級品牌。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2794.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