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探訪武侯祠博物館:三國人物塑像歷經百年風采依舊

   2012-08-06 轉載于網絡佚名3450
導讀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共有47尊三國人物塑像,其中年代最久的有300年歷史??粗@些泥塑,觀眾無不駐足驚嘆:這些美輪美奐的文物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共有47尊三國人物塑像,其中年代最久的有300年歷史??粗@些泥塑,觀眾無不駐足驚嘆:這些美輪美奐的文物,為何歷經數百年風采依舊?昨日,武侯祠博物館副館長閻瑞海告訴記者,武侯祠現存祠廟主體建筑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修復,至清道光年間,祠內共塑有自康熙以來蜀漢君臣像47尊,是全國唯一最多的三國人物塑像群。塑像至今風采依舊,源于歷代專家的修復?,F在,武侯祠又啟動了300年來最大規模的祠廟維護工程。該工程采用高科技與傳統工藝相結合的方式,對雕塑文物、古建筑以及壁畫進行由內而外的檢查、修復。對劉備、趙云、諸葛亮、張飛等5尊塑像還將進行360度全息動態視頻采集,并以此制作三維電子塑像。下一步,觀眾將可通過網絡,輕點鼠標就能全方位細致參觀這些文物。

  高科技為文物做“體檢”

  “內傷”一目了然

  此次維護工程涉及武侯祠博物館的古建筑、塑像文物和壁畫等,是該館300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維護。該館委托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主持維護工作,并聯合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等全國文物、古建筑頂級保護機構,對文物進行全面“體檢”。與以往不同,此次維護工作動用了大量高科技手段。

  “以前進行的維護,更多是對文物外觀進行修復,這次我們要從內到外,為文物和古建筑進行全面‘體檢’。文物經歷了這么多風風雨雨,這次要看看它們有沒有‘內傷’。”閻瑞海介紹說,此次全面“體檢”工作動用的幾乎都是高科技儀器。三維掃描儀、X光探測儀等這些以前在文物保護領域鮮見的儀器,此次都被請進了武侯祠。別看這些小小儀器,它們不僅能對文物進行360度全息記錄,讓文保人員和游客在電腦前就能看到精細度超高的立體文物,還具有一雙“火眼金睛”,能看到建筑、文物內部是否有裂口等。這些數據將有利于專家制定詳細科學的維護方案,有針對性地修復館內文物。

  閻瑞海透露,此次武侯祠還選取了劉備、趙云、諸葛亮、張飛等5尊不同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塑像,進行360度全息動態視頻采集。以后,觀眾安坐家中就能通過該館數字博物館,查閱文物情況。

  塑像特殊工藝百年來不開裂不掉色

  相信很多觀眾都很好奇,武侯祠泥塑數百年保存完好有何奧妙?泥塑又是如何修復的?武侯祠博物館研究保管部主任、副研究員梅錚錚說,武侯祠泥塑結構復雜,塑像骨架由木架制成,木架上纏著結實的麻繩和干草。人像身體用特制泥胎填充,這泥胎很講究,用的是特制黃土,黃土加入頭發、稻草、麻料等后不斷捶打、發酵,讓泥胎具有很強黏性。正是這種特殊制作方式,讓武侯祠塑像牢固而結實。

  隨著時間推移,當泥塑出現開裂、掉色現象時,泥塑修復藝人會在裂縫中填充一種特制材料,這個工作叫“填粉”。“填粉”后,藝人會在裂縫上裱上純棉花做的紙,以加固塑像最表層。上色彩繪之前,先要鋪上彩繪膩子,然后進行“立粉”——即做出塑像圖案的立體效果,“立粉”完畢后再填充顏色、貼金。至此,修復工序才全部完成。

  真金貼金 1兩黃金打出2畝金箔

  不少游客被武侯祠內形態逼真,光彩照人的金色劉備塑像造型震撼。這金色真是金子嗎?梅錚錚笑著介紹說,現在的人愛說“再塑金身”,說的就是為泥塑貼金。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武侯祠曾進行過一次大型維護。當時政府專門劃撥了2兩黃金為武侯祠泥塑貼金。“可不要小看2兩黃金,在傳統打金箔藝人手里,1兩黃金能打出2畝田地大小的金箔!每張金箔輕如鴻毛,軟似綢緞,比紙還薄。每張約3寸見方的金箔,由工匠用毛筆一張一張地貼在泥塑身上、臉上。”梅錚錚邊說邊用手比畫、解釋,金箔打好后,會小心地放在兩張薄紙之間。工匠要使用時,就輕輕揭開一面紙,然后將金箔貼在泥塑上。由于金箔很薄,一上泥塑就會依附在泥塑表面。然后,工匠拿毛筆蘸上特制漿糊,一點點地將其中的氣泡刮掉,并將其牢牢貼在泥塑表面。據悉,這樣的工藝也運用在武侯祠牌匾中,現在我們看到的牌匾依然金光熠熠,這并不是顏料用得好,而是因為它的確是用金箔貼的。

  本報記者 王嘉 攝影 朱大勇

  延伸閱讀

  47尊塑像 龐統原型乃川劇演員

  武侯祠47尊塑像個個惟妙惟肖,淋漓盡致地刻畫出蜀國文武忠臣。“武侯祠塑像與眾不同,特別有人性,個個面容慈祥。”梅錚錚特別提醒說,觀眾如果留意,會發現武侯祠塑像都不成比例,身子都很長腳卻很短。原來,這是為了照顧觀眾的觀看習慣——當觀眾從下往上仰望塑像時,視覺錯覺會讓他們覺得這不成比例的塑像,看起來剛剛好。梅錚錚告訴記者,武侯祠塑像造型有的保留了前人塑像,有的根據史料重塑,只有龐統一人的塑像是根據真人模特塑造。梅錚錚透露,根據《三國演義》描述,龐統雖謀略了得但長相卻不怎么樣,但他到底長得如何丑,卻難住了制作龐統泥塑的匠人。這時恰好川北有一個川劇演員,專門演龐統的戲,演得出神入化,但就是人長得不好看。于是,工匠就照這個演員的外形塑造了龐統泥塑。

  值得一提的是,武侯祠文武廊內的蜀國文武官員塑像,均未按常規尊卑位次排位。這種排位還曾引起觀眾“投訴”。昨日,梅錚錚專門向記者解釋,文武廊內文武官員排位并非隨意為之,而是武侯祠歷代泥塑維護的結果。他稱,在康熙年間,武侯祠文武廊排序以中間位置為尊;到了乾隆年間,文武廊中的關羽和張飛塑像被升至劉備殿兩側;到了道光年間,武侯祠維護時,文武廊的塑像又以最北端為尊。所以,不同時代塑像的排序也不一樣,它們的位次正好見證了歷代對武侯祠的重視。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2900.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