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增殖螭霖魚放流現場。
一年一度的螭霖魚人工增殖放流日,近20萬尾赤鱗魚回歸大自然。與往年不同的是,泰山赤鱗魚博物館在當日開館,為泰山添了一處魚的博物館。
裸眼3D紀錄片世界獨有
上午9:30,泰山赤鱗魚博物館(增殖站)啟用儀式正式開始。一走進螭霖魚博物館,正在播放的螭霖魚3D紀錄片便吸引了游客的眼球。最奇特的是,這個3D影片可以裸眼觀看,不用佩戴特殊的3D觀影眼鏡便可以觀看到3D立體效果。
據該影片的制作人山東科技大學現代傳媒技術研究所所長王相國介紹,這種表現形式的全稱是“全息裸眼3D幻影巨陣”,是該研究所自行研發、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目前是全世界惟一的一種裸眼3D表現形式,用在螭霖魚的紀錄片的表現上,也是為了凸顯螭霖魚的珍貴性。
王相國說,這種技術采用一種全息幻影幕,在玻璃上可以成像。記者看到,全息幻影幕由7塊屏幕組成,中間一塊是長3米的大屏,左右各3塊小屏,這些屏幕不在一個平面上,通過3個投影儀將畫面拼接融合在一起,就能就看到裸眼3D的效果影片了。在制作螭霖魚紀錄片時,王相國采用了水墨動畫的形式,演繹了螭霖魚由龍變魚,又由魚變龍的過程。
據王相國介紹,他于今年5月底接收了螭霖魚3D紀錄片的制作任務后,就考慮要用一種獨特的方式來展現泰安泰山的螭霖魚文化,“一定要震撼而且獨一無二”,于是研發了這項技術。
開館首日放生20萬尾螭霖魚
開館儀式結束后,數百名市民和游客一起前往龍灣,參與放生赤鱗魚。在現場,記者看到市民和游客的放歸熱情十分高漲,有不少游客表示已多次參與螭霖魚放生。市民陳先生說也已是他第三回來了,“放生是個好事,我今天不但自己來了,還把孫子帶來了。也讓他認識認識咱泰山的寶貝——赤鱗魚。”
記者也體驗了一回放生,一個塑料袋里面乘著10余條赤鱗魚,都不過成人的食指大小,在陽光照耀下,赤鱗魚的身體幾近透明,而當記者將赤鱗魚緩緩放歸水中時,這些魚兒一改在袋中的溫順,瞬時間游散開去,消失在龍灣的溪流之中。
據了解,此次放生活動有近20萬尾赤鱗魚被放歸自然。自2009年啟動泰山赤鱗魚人工增殖放流活動以來,泰安市已經連續四年舉辦放流活動,四年來總共放生赤鱗魚60多萬條.
泰山旅游再添新內容
泰山螭霖魚博物館位于泰山彩石溪景區,該區域水系為泰山螭霖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山東省第一條清潔型小流域。項目規劃用地面積3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540平方米,投資2000余萬元。突出“神山”與“神魚”文化,分上下兩層建設多功能展示區和螭霖魚孵化、養殖、體驗區,全面展示泰山螭霖魚原生地自然景觀和生態文化,設置增殖放流、游客參與互動、休憩購物等功能。項目于2011年5月3日開工建設,2011年10月完成主體工程,2012年上半年完成各項配套及附屬工程,2012年8月6日投入使用。
據介紹,項目的建成啟用,將進一步優化了景區環境,豐富旅游內容,提升自然生態文化信息展示水平,同時為泰山螭霖魚增殖放流活動提供更為優越的活動場所,為推進泰山螭霖魚保護、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增加了新元素。
博物館對游客免費開放
據了解,螭霖魚博物館將免費為市民和游客開放。游客以后在游覽游覽藍天碧水、遠山如畫的彩石溪時,可到螭霖魚博物館一游。
據介紹,游覽彩石溪景區有兩種方式。一是在桃花峪游人中心購票乘景區旅游車到黃石崖下車,向上步行10分鐘即可到達。二是在桃花峪游人中心購票后徒步游覽。目前桃花峪彩石溪半山游的票價為50元/人,旅游專線車票價為上下分別30元。
市民若去彩石溪,可選擇自駕游或乘坐公交車兩種方式。自駕車游客從泰城沿環山旅游觀光路西行5公里即可到達,也可沿104國道前往景區,進山口在國道以東約2公里處。國道旁邊明顯的景區交通標志。游客也可乘坐16路專線旅游公交車,泰山火車站站前廣場有16路專線旅游公交車往返,但下午5時便停止運行,請游客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