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3D大片一再遭受到偽3D的嫌疑,各種“忽悠”、“吐槽”等接踵而至。而一再被國內的觀眾看好的好萊塢3D大片,總能順風而上,鮮有被批判的。被媒體爭相討論的3D版《畫皮2》無處不在,在受到好萊塢3D大片強烈的攻勢下,國產電影應該做出怎樣的反應?
《畫皮II》海報
切勿扭曲電影拍攝本質
其實像《畫皮2》、《富春山居圖》這類國產片只是后期才從2D版轉制成3D版,并非純正的3D電影,或多或少讓業界認為有投機取巧的嫌疑。就像徐克的《龍門飛甲》吧,將拍攝電影的大量資金投入到3D拍攝上,而不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探索中國人究竟愛看怎樣的電影。從某些方面來說他們已經把2D轉制3D當成一種賺取票房的法寶了。
在小編看來,3D只不過是拍攝電影的一種特效技術,是為了配合故事情節去打造的。而對于現在的大多數電影人已經把3D拍攝當成了電影的主旋律,并不是為了像觀眾呈現多好的故事,而是從電影市場經濟的效益考慮更多。顯然這個已經扭曲了拍攝電影的本質,又能夠拍出多好的電影呢?只能夠像曇花一現,看一遍就不愿再想起,再不愿意去看了。
眼下一部國產3D電影在技術上的投入能達千萬元就算高了,而好萊塢3D電影投入往往會高達上億美元。在陷入資金瓶頸時,國內電影人的3D技術經驗仍然匱乏,影片卻往往以3D為噱頭,進行夸大其詞的宣傳,最終只能是讓影片的口碑更差。不少觀眾表示,已上映的多部國產3D電影“山寨”氣息濃郁,立體畫面缺乏質感,這樣的3D電影太忽悠人,還不如看2D電影。
國產3D電影長遠發展建議
在國外3D大片強勢進軍的情況下,國產片需要跟上國際的步伐,借鑒國外拍攝3D電影的優勢和經驗之處,這不失是一條發展3D電影的方向。如果繼續讓觀眾失去對國產影片的新鮮感,那么他們選擇觀看3D電影會越來越理智,觀眾就不愿意再買國產大片的單。他們更愿意選擇去看外國的電影大片了。
目前全國10000張銀幕,有5000多張是3D銀幕,影院因為票房效果好,也會多安排3D電影投放,如果不做3D影片,在影院可能就占不到播放廳。高票房的背后其實也是電影大手筆的投入和拍攝。在制作方看來做一部3D電影多花個幾百萬元的制作費,很有可能就收獲幾千萬元的票房。
不管怎么說,國產大片應該回歸到電影拍攝的本質,好的題材才是穩住電影票房的根基。如果只是用“3D”作為一種宣傳的噱頭,這樣的電影拍多了,自然會增加觀眾的反感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