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稱為有機電激光顯示(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OELD)。因為具備輕薄、省電、可塑性高等特性,因此從2003年開始,這種顯示設備在MP3播放器上得到了廣泛應用。
如今跟著智能手機的愛好,各種掌上設備層出不窮,為了尋求愈加纖薄的機身和與眾不同的顯現作用,以及更長的待機時間等特性,OLED顯現技能被從頭注重了起來。在小型化OLED顯現技能上具有搶先優勢的是韓國三星,比來有音訊傳出,三星將有才能制造出明晰的、令人難忘的屏幕(顯現像素為350像素/英寸)。
除了在小型屏幕上的使用,大屏幕OLED也開端新一輪的疾速開展,OLED電視工業特別繁榮昌盛。幾年前索尼只能推出11寸的OLED電視,而如今LG曾經推出55寸OLED電視。索尼也從頭注重起OLED技能來,宣告和松下協作,研發大尺度面板。中國臺灣地區的奇美與友達也在OLED技能投入宏大,加上國內的京東方等企業,中日韓三國在OLED技能上展開了比賽。
伴隨三國的多個企業的巨大投入,OLED在隨后的幾年將得到快速發展幾乎成為不爭的事實,OLED技術可謂前途寬廣,不過筆者認為看待OLED技術不能僅僅限制在手機、電視、顯示器等傳統LCD領域的范圍,根據OLED顯示技術的特性,其在大屏顯示領域大有可為。接下來就跟著筆者看看,OLED顯示技術在大屏領域能有何用途。
大屏拼接
現階段的大屏顯示技術主要分為液晶拼接、等離子拼接、LED拼接、OLED拼接和投影融合拼接,這些技術各有各的特點,比如液晶拼接相對便宜,但是有著畫面清晰度不高的弊端,而投影融合拼接畫面完整沒有拼接縫隙,但是抗環境光差。設計者們往往根據各自的特性將其應用在不同的場景之中。
投影交融抗環境光太弱,而且由于燈泡等緣由,安穩性不高,而LED,等離子等拼接大屏則又具有拼接縫隙,嚴重影響全體的觀感,而且在明晰度上也差強人意。而OLED具有的特性,使得它成為下一代野外顯現的新期望。
OLED是全薄膜布局、不需要光源,其原理是在兩電極之間夾上有機發光層,當正負極電子在此有機材猜中相遇時就會發光,操作電壓僅有2至10伏特,反應時間小于10ms,更有可曲折的特性,而且OLED屏幕具有很強的抗干擾性,在陽光的照射下依然可以顯現出明晰圖畫,能耗也小,因而更簡單面向拼接墻商場開發高安穩度的窄邊或許無邊的野外顯現器。
目前直接制造出一張碩大無比的OLED顯示屏幕還有技術難度,所以只能采用拼接的方式。比如三菱電機的OLED技術采用了模塊化結構,該設計可以無上限的擴展OLED拼接尺寸。每個模塊僅有8kg重量,安裝便捷,可以實現無縫拼接效果。
頭戴式電腦
PC臺式電腦發展的已經非常成熟,現如今很多PC廠商都盈利困難,很多人開始在筆記本,平板電腦上想辦法,從而找到新的增長點。然而平板電腦雖然利潤更高,但是由于蘋果產品的強勢,所以很多廠商也難以獲得高額回報。
谷歌,索尼,愛普生等許多廠商都在研制此種產物,比方谷歌就推出了POJECT GLASS眼鏡,索尼也推出了的頭戴3D顯現器HMZ-T1。這些產物當前來看還有許多瑕疵,比方分辨率不高。亮度缺乏,體積宏大等,可是將來OLED顯現技能發展起來后,這些弊端將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OLED本身發光,體積纖薄,能耗較小等許多特色,使得它最適合打造頭戴式電腦產物,有了OLED顯現技能,設計者就不用化盡心血為產物參加背光,或許運用反射技能來投射印象,然后具有條件打造出愈加簡便,顯現作用更好,待機時間更長的頭戴式產物。頭戴式產物或許就下一代顯現器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