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皮2》堪稱全球影史的一朵奇葩
在不遠的將來,你會在電影院看到如下影片:《林海雪原》《狄仁杰通天帝國前傳》《白發魔女》《逃出生天》《血滴子》《太極》《大鬧天宮》《封神演義》《少林寺》《蜜河盛宴》……
看起來好像沒什么特別的,就是常見的國產電影,從神話到武俠,從翻拍到改編。但這些電影在上映時都會特別注明這樣幾個字:3D版。也就是說,如果你選擇其中的一部,你至少要掏出比普通電影多20元至30元的錢。
《紐約時報》日前發表《好萊塢渴望滿足中國3D電影胃口》的文章,認為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好萊塢3D技術的主要出口市場。
就在前幾天,號稱“3D技術之父”的美國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帶著自己的3D科技公司卡梅隆-佩斯集團(CPG)落戶天津,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他們推出的第一個項目,是3D紀錄片《皇城北京》——CPG全程提供3D技術服務和3D認證,其他拍攝事項由中方工作人員完成。
3D電影票房在國外直線下滑
今年上半年,北美地區電影票房高達58.6億美元,創下新紀錄。但3D電影的票房成績直線下滑,只占據了總票房的28%(去年是46%)。美國影院業主協會秘書馬克-歐米拉認為,“有些電影并不適合以3D的形式呈現,但電影制作方不顧電影類型、劇情、受眾群體,一味地盲目投資3D電影,導致觀眾對3D電影失去熱情。”
在日韓等亞洲國家,3D電影也沒有形成熱潮。
以日本為例,當年由于《阿凡達》取得的巨大成功,日本國內眾多3D電影應運而生,日本四大電影制作公司(東寶、松竹、東映、角川)共制作發行了15部日本國產3D電影,到了今年,全部加起來也只有4部。特別是今年暑期檔,四大公司推出14部電影,沒有一部跟3D沾邊。
日本富士電視臺的調查結果表明,日本觀眾會去電影院看《哈利-波特》等好萊塢3D電影,但不會選擇日本國產3D電影。主要原因不是日本觀眾崇洋媚外,而是本土制作的3D電影效果太差,但票價卻跟好萊塢3D電影持平。很多觀眾認為,既然要花錢看3D電影,當然選擇最好的。東映電影公司負責人相原晃表示:“是時候放棄制作3D電影了,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劇情。”
連詹姆斯-卡梅隆自己都承認,英美等國家的消費者更理性,這也是3D電影票房下滑的原因,而在中國,3D的新鮮勁才剛剛開始。
中國觀眾真的聰明嗎?
該怎么向老外介紹中國電影?如果有人問起,哪一部中國電影的票房最好最受觀眾喜愛,我們給出的答案只能是《畫皮2》??v觀全球影史,這個答案顯然很令人羞愧。
今年上半年,隨著3D版《泰坦尼克號》的上映,這部由2D轉制為3D的老片,居然在中國內地拿到近10億元票房。這給急功近利的中國電影人做了一個壞榜樣,他們發現一條賺錢捷徑——只需要把2D電影轉成3D就能賺更多的錢。《畫皮2》的成功票房,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
于是,在《畫皮2》之后,其他包括《太極》在內的國產片也爭相效仿,紛紛宣布只上映3D版本(業內統稱偽3D),而這些電影在拍攝的時候,完全是2D格式。即便是3D國產電影,也同樣存在制作粗糙等技術問題,之前像3D歌舞片《樂火男孩》、3D武俠片《蘇乞兒》、3D古裝片《唐吉可德》等電影,其低劣的3D效果,遭到觀眾的一致詬病。
像《畫皮2》這種只是將2D轉成3D的電影,有些觀眾看了之后抱怨,銀幕面沒有景深,“只有字幕是3D,戴3D眼鏡純粹是為了看字幕不重影。”編劇寧財神更是在微博上憤怒地表示:“為了占廳、提票價和防盜版,就轉偽3D,這無異于殺雞取卵,比某些影院調暗燈泡還惡劣一百倍!”
令人意外的是,大部分觀眾還是選擇進影院支持《畫皮2》。這種時候,你不得不懷疑,中國觀眾真的聰明嗎?
我們老是搞一些山寨的偽3D
3D是電影的一種拍攝制作技術,而技術是為了配合故事情節,為更好地講故事采用的拍攝方式。但國產電影人爭相做偽3D電影,不是為了講好故事,而是出于經濟利益的考慮。從2D轉成3D,成本是三百萬元左右,但可能收獲的票房是幾千萬甚至上億元。
與此同時,國內影院3D銀幕發展迅猛,也為3D電影提供了巨大的放映空間。制片人關雅荻分析:“目前全國10000張銀幕,有5000多張是3D銀幕,影院因為票房效果好,也會多安排3D電影投放,如果不做3D影片,在影院可能就占不到播放廳。”
目前唯一算得上真正3D電影的是徐克執導的《龍門飛甲》,當初徐克為了這部電影費盡心思。整部電影投資2.5億元人民幣,其中超過一大半的資金花在3D拍攝上,而且耗時很長。更多的中國電影人覺得這樣太麻煩,直接在后期把2D轉成3D,成了圈內公認的賺錢法寶。
從事3D電影研究的學者蔣勇認為,“《泰坦尼克號》從2D轉成3D,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帶領團隊花了一年多時間,但最終呈現的效果還是不太如意。”現在很多國產片只需要花幾個月就能做3D電影,這簡直不可思議。
更要命的是,有些故事題材的國產片其實并不適合做成3D,“現代題材的動作片做成3D,由于動作戲鏡頭切換太快,很容易讓觀眾看起來頭暈,目前這個技術問題還沒有解決。”蔣勇說,這也是為什么好萊塢很少把動作片拍成3D電影,而且好萊塢拍3D電影的投入往往高達上億美元。“我們老是搞一些山寨的偽3D,遲早會給本來信譽就不好的國產電影造成致命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