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張一元首屆中國茉莉花茶節將亮點紛呈

   2012-08-22 轉載于網絡佚名3180
導讀

8月22日,首屆張一元中國茉莉花茶節將在北京舉辦。節日氣氛濃郁的北京大柵欄和前門觀音寺張一元茶莊,將成為游客關注的新亮點。

8月22日,首屆“張一元·中國茉莉花茶節”將在北京舉辦。節日氣氛濃郁的北京大柵欄和前門觀音寺張一元茶莊,將成為游客關注的新亮點。

  張一元茶文化節升級

  從“花茶節”到“茶文化節”,再到“首屆中國茉莉花茶節”;從屹立百余年的張一元大柵欄總店,到即將揭幕的張一元“清味兒”老茶莊,可以說張一元對茉莉花茶的傳播與推廣、挖掘與保護、傳承與發展有目共睹。

  這次茶節升級,中國茉莉花茶領導品牌張一元,就是要讓中國茉莉花茶產生更深遠的影響,要讓更多的朋友重新認識花茶的珍貴。同時搭建起一個以世界聞名的大柵欄商業街為中心、以張一元總店為重點的平臺,為全球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正宗的中國茉莉花茶。

  花茶文化有了新去處

  作為活動亮點之一,文化節當日將在前門外觀音寺街舉行張一元誕生地落成典禮暨“清味兒”老茶莊開業儀式。

  1906年,前門外觀音寺街路南一家茶莊在眾人的喝彩與掌聲中開業迎客,這就是取名為“張一元”的第一家店。如今,在北京市、西城區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張一元回歸誕生地,正所謂“原址舊貌新顏精品納新賓,老店回鑾人爽技高迎故人”。

  張一元誕生地經過專家學者的反復論證,不但完全恢復了張一元的原風原貌,而且再現了清朝時期老茶莊的古風遺韻。外是飛檐斗拱、磚木結構、小青瓦、設門楣,二樓臨街設木欄與裙板。內飾供案、方桌、條凳,懸掛點綴的宮燈隱伏在木椽之內,舊時的茶具、器物一一展現。與其說它是張一元文化的博物館,不如說是老北京老茶莊的縮影,是近代中國茶產業回顧的一個館藏。里面存有風干的老茶葉子,舊時稱小包茶的戥子,配以導游似的講解服務,加之立體化的全息投影顯現,讓我們穿越時空了解祖輩們談論的那些茶。

  “金龍袍”發力高端花茶市場

  “金龍袍”是張一元茉莉花茶的巔峰之作,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茉莉花茶制作技藝項目,由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張一元公司王秀蘭董事長憑借多年實踐經驗,結合傳統的茉莉花茶制作工藝創制而成。一經推出,就榮獲“第一屆北京國際茶業展名茶評比金獎”。在張一元首屆中國茉莉花茶節上,該茶將首次與公眾正式見面。

  金龍袍原料精選自福建張一元標準化管理示范性茶葉基地。茶坯全部選用早春第一批原生態茶園茶芽加工而成。窨制用的鮮花選用伏天晴天三日以上朵大均勻、色鮮香濃的茉莉花。整個窨制過程全部在張一元基地的恒溫加工車間完成,既保證了茉莉花香氣的純正,又最大化減少香氣的流失,使得金龍袍具備了鮮靈持久的頂級香氣。金龍袍外形色澤金黃,芽頭肥壯而挺實,湯色黃亮,還具有賞心的外觀品質。

  讓茶文化走進中學課程

  活動期間,除了設置茉莉花茶體驗區外,張一元公司還將與三十五中開啟校企合作新篇章。經過雙方長期的精心策劃和溝通探討,這次校企合作將不僅是簡單的茶文化進校園,而是中國茶文化將成為輔修課程匯編教材走進課堂,讓茶文化豐富中學生的知識結構。張一元不單將校企合作視為新形勢下實現雙贏的戰略需要,更視為一項利國利民的長遠大計,是企業在長期發展實踐中融合傳統文化反哺教育事業、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推動全民素質發展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張一元掀起的“傳統文化進校園”之風,也將為可持續傳播保護中華傳統文化作出新貢獻。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3235.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