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杯和倫敦奧運會的舉辦,為3D電視創造了良好的發展契機,全球因此掀起了一股3D電視消費熱潮。據搜狐的一項網絡調查顯示,如今希望電視具備3D功能的消費者比例已經過半,他們對利用3D功能收看歐洲杯、奧運會等體育賽事的興趣尤其濃厚。
Exceptional3D 60"裸眼立體顯示器
不過,該項調查也顯示,已經購買3D電視的用戶中,有超過56%的人,他們使用3D功能的頻率非常低。一方面期待,另一方面又不使用,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有業內人士表示,其實主要癥結還是在于3D內容缺乏和3D電視技術還存在一些瓶頸問題有待突破,這也是當前業界共同面臨的問題,需要大家一起來想辦法解決。
首先來說3D內容問題。從2009年底《阿凡達》上映后,在中國上映的3D電影的數量從2010年的十幾部,到今年上半年的60多部,兩年不到,數量翻了數倍。再加上今年年初,央視3D頻道的開播,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3D內容缺少的問題。盡管這樣,還是不能滿足日益壯大的市場需求。打個比方吧:搜維爾論壇是目前全國最大的3D電影分享平臺之一,幾乎所有熱門的3D電影片源和3D頻道播放的節目都可以在里面找到,但是還是會有不少會員抱怨這些片源依然不能滿足他們的觀看需求。而根據筆者近日走訪各大賣場的調查結果,消費者的反映也大致與此相同。
再來說技術瓶頸問題。據筆者了解到的情況,消費者選購電視,在意的無非是圖像清晰程度、信號接收的穩定性、價格等問題。而這些問題恰恰是各3D研發商正在尋求突破的技術難題。目前市面上銷售的3D電視,主要采用了三種技術。一種是主動快門式3D技術,一種是被動偏光式3D技術,還有一種是后來居上的裸眼3D技術。它們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一般懂行的專家都會建議消費者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選購。
針對于以上問題,電視廠商們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以此提升智能3D電視的收視體驗。不過,筆者以為,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3D電視將很難獲得消費者的最終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