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 Strong“發明”了一款名叫TangiBot的3D打印機。這款打印機實際上是MakerBot Replicator的仿品,他準備在Kickstarter上募集50萬美元,然后批量生產。
一般情況下,模仿或是仿造他人的產品屬于侵權行為。因為MakerBot Replicator是開源的,所有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復制、銷售MakerBot Replicator的3D打印機。雖然合法,TangiBot的“暴力克隆”行為依舊受到了3D社區大量用戶的道德譴責。
Matt Strong不愿因為抄襲MakerBot Replicator而道歉,他說:“我想給大眾帶來他們能消費的起的3D打印機。MakerBot Replicator是開源的,而且當前最好的打印機,人人都應該體驗一下。我已經跟律師討論過版權的問題,他告訴我的做法完全合法。”
因為不需要做任何創新行為,TangiBot幾乎沒有花費任何研發成本,所以產品的售價也大幅度降低。相比MakerBot Replicator 1799美元的售價,TangiBot只要1199美元。除此之外,TangbiBot將在中國生產組裝,也降低了部分成本。
Matt Strong是一名機械工程師,也是產品供應鏈的專家。在生產TangiBot之前,他曾在ProBook Craft工作4年,有非常豐富的產業鏈經驗。根據銷量、產業鏈等信息,他曾估算3D打印機的成本完全可以降低到人們能接受的水平。
Matt Strong說自己創辦的3DTangible并不完全是一家商業企業。他的女兒在很小的時候曾經得過嚴重的健康疾病,加之之前曾有3D打印機幫助小女孩重獲新生的新聞,讓他看到了3D打印機能為人來帶了福音。
他說:“我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使用上3D打印機。然而目前的經濟條件不允許他們使用昂貴的3D打印機。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只有等3D打印機價格下降之后才有機會嘗試。”
雖然Matt Strong的意圖非常好,而且擁有良好的個人記錄,他還是遭到了來自3D打印社區的質疑。有人批評他100%完全抄襲,沒有任何創新。Matt Strong反駁說,MakerBot使用的并非全新的技術,“它使用的技術我在上大學的時候就見過。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當時3D打印機要價5萬美元。”他解釋道,TangiBot將會加速3D打印機的普及,最終將給整個產業帶來好處。
另外,在中國生產制造業也引起的許多人的關注。當問及是否會像Apple一樣使用富士康之類的“血汗工廠”時,Matt Strong說:“我們選定的工廠完全符合規定,而且還同過了迪士尼公司的審計。”
TangiBot在Kickstarter的融資頁面上,《MAKE》雜志的資深主編Phillip Torrone說:“復制或者說克隆,對于開源領域、開源硬件領域有百利而無一害,值得鼓勵。開源硬件不僅能向大眾分享出色的產品設計,而且還能提高開源硬件的價值。”
讓Torrone失望的是,所有的開源打印機都必須使用MakerBot商標,這對于樹立全新的品牌會形成阻礙。他說:“在TangiBot的融資頁面上,提到了不下20次MakerBot。借助MakerBot的名氣,TangbiBot完全可以融資50萬美元。但是無法讓用戶信服的是產品質量和打印表現。我建議Matt Strong多展示一下改進的部分,比如如何降低產品成本,如何提供售后服務等。”同時Torrone還提出了關于產品克隆的一些觀點,他認為此舉將導致Kickstarter縱容產品克隆現象。“今天我可以克隆一個打印機,并且能拿到資金。那么明天我也可以來克隆一個iPhone。”
Matt Strong并不為負面評論所動搖,相反他認為不管自己成功與否3D打印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今年的Hack A Day黑客馬拉松大賽上的一則聲明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工程與發明截然不同。Matt Strong通過工程手段將成本降低并低價提供給消費者,而且產品質量理論上不會降低。那些說他不創新的人也有道理。然而說他對3D打印行業沒有貢獻也不對。還記得亨利·福特發明的汽車生產線嗎?如果不是他把汽車生產成本降低,人們也不會感謝他對整個汽車行業的貢獻。對于工程人員來說,降低成本才是他們關心的話題。”
然而離眾募結束還有14天,Matt Strong只獲得了3.3萬美元的資金,離50萬美元的目標還遠的很,看來人們也不是非常期待3D打印機走進平凡百姓家。然不管這項計劃能否成功,都將成為開源硬件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以后開源硬件社區將分為兩派,一派鼓勵在硬件基礎上創新,一派鼓勵普及產品。前者讓人們領略創新的魅力,后者讓人們使用廉價的開源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