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東營市科技規劃 已將3D技術納入新興產業

   2012-08-25 轉載于網絡佚名4310
導讀

當今,文化產業與信息產業并稱為21世紀的兩大新興產業,而作為知識經濟社會中新的財富創造形態文化產業,正日益引起全社會的普遍

當今,文化產業與信息產業并稱為21世紀的兩大新興產業,而作為知識經濟社會中新的財富創造形態——文化產業,正日益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關注,并逐步成為各地蓬勃興起的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首次把文化作為提高國家軟實力,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任務提出來,并提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目標和要求。

在東營,文化產業的發展也面臨著新一輪加快發展的良好機遇。在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東營市堅持以文化旅游業為突破口,著力組織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培育扶持骨干文化企業、策劃舉辦重大文化節慶活動,推動文化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今年上半年,全市文化產業完成增加值51.18億元,占GDP的比重為3.31%,同比增長21.5%。

“加快改造提升傳統文化產業,積極發展文化創意、動漫游戲等新興文化產業,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實施一批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培植一批主業突出、競爭力強的企業集團。”市第五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的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目標更令人振奮。

重點項目助推產業發展

近年來,東營市以提高文化產業集中度和規?;?、集約化水平為目標,堅持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精心包裝、策劃、建設了一大批特色鮮明、發展前景良好、具有明顯示范效應的重點文化產業項目。

總投資55億元的裸眼3D顯示器項目,由山東沃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投產,年生產能力100萬臺,技術水平國內領先;沃飛總經理龔向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文化是根,創意是魂,創意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原動力。國家‘十二五’科技規劃已將3D技術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3D產業的發展依賴于顯示設備和3D內容,我們現在建設的‘裸眼3D內容云平臺項目’,解決了制約3D產業發展的顯示設備和3D內容制作、應用和存儲的瓶頸,同時也能帶動東營的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總投資12億元的東營黃河國際會展中心建成運營以來,先后舉辦了多次大型節慶會展活動,培育了一批名牌展會,帶動會展產業迅速升溫,其中,中國(東營)國際石油石化裝備與技術展覽會已成為全省名牌展會,一年兩次的汽車展也逐漸成為這座城市一道亮麗風景線;總投資16億元的孫子文化主題公園于2011年8月開工建設,預計2013年3月全面竣工;總投資100億元的天鵝湖旅游度假區項目,規劃面積約80平方公里,已于今年2月開工建設,一期工程今年“十一”完成,重新對游客開放,整個工程2015年竣工;總投資2.5億元的黃河口生態旅游區改造提升工程,主要建設黃河口鳥類救護科普中心、游客服務中心項目,今年年底竣工投入使用;建設面積3萬平方米的黃河口文化市場已正式投入運營,已有50余家文化經營企業和畫廊入駐。

集群化是文化產業特別是新興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特點。今年以來,東營市積極加強平臺建設,為新興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集聚載體。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37.55億元的東營軟件園已被認定為省級軟件園和山東省國際服務外包示范基地,入住企業40余家,其中商務部登記備案服務外包企業11家,今年1至6月份入園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7億元,利稅6520萬元。通過依托東營軟件園,東營市高標準啟動了“一網兩翼五平臺”公共技術支撐體系建設,為軟件開發、IC設計、數字娛樂、信息安全等軟件企業提供基于研發、測試、演示、驗證、教育和信息共享、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技術支持。這些平臺的建設,為以網絡信息技術為主要內容的新興文化業態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骨干企業提升產業規模

文化產業要實現大發展,需要有骨干企業的支撐。為把東營文化產業打造成最活躍、最具黃河口文化底蘊的特色產業,使文化產業逐步成為東營新的經濟增長點,近年來,東營市采取多種措施,不斷加大對文化企業的培育扶持力度,扶持了一批文化企業,形成了一定產業規模。

通過整合市內報業、會展、旅游等資源,組建了總資產達20多億元的東營市黃河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扶持了齊筆、黑陶、民間紡織、草編等黃河口特色文化產品生產企業。支持文化企業參加出口信用保險,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做好保單下貿易融資,解決文化企業融資難問題。對文化企業參加出口信用保險的保費給予65%的補貼,對文化企業參加境外展會給予70%的展位費補貼。

大力支持現有文化企業做大做強,通過放寬準入條件,鼓勵自然人創辦文化企業,東營市逐漸催生了一批新的文化企業。目前,全市文化企業(包括相關單位)數量達到3930家,為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創造了條件。

東營市作為一個新興城市,在文化產業發展上沒有歷史包袱,有利于輕裝上陣,迅速占領文化發展的制高點;作為石油城市,市民來自五湖四海,思想開放活躍,有利于推進文化創新;作為黃藍兩大國家戰略的唯一交匯城市,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平臺,作為黃河口文化的發源地,黃河入海口獨特的旅游文化資源得到越來越多八方賓客的認可,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東營市弘雅工藝品有限公司作為黃河口特色工藝品企業,一直都在堅持研究東營地區的代表文化,總經理武小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作為一個新興企業,文化創意的深入研究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器,在東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弘雅從創建之初就建立了設計團隊,從各方面搜集東營的特色文化標志。這就為后期的產品制作提供了思路,而且積極尋找適合東營地區的產品包裝,制作出適合東營人民的文化產品。”

改善環境擴大文化影響

全省文化建設工作會議對加快實現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作出安排部署,并把東營作為東部文化產業聚集區、齊文化產業園、黃河文化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規劃,出臺一系列促進文化發展的優惠政策。新一屆市委、市政府對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政策、資金、機構等方面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文化建設的大環境越來越好,為東營市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濃郁的文化氛圍是文化活動開展的基礎,也是文化產業向縱深發展的關鍵。今年以來,東營市新一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文化主管部門主動為文化企業搞好服務,匯集中央、省、市有關支持文化改革發展的政策,編印了《文化改革發展政策文件匯編》,約33萬字,免費發放到文化企業,為企業了解掌握執行政策提供了保障。同時,市文化主管部門通過召開文化企業懇談會等方式,積極幫助文化企業學好用好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并充分發揮文化發展專項資金的激勵導向作用,千方百計鼓勵扶持文化企業做大做強。

從2010年開始,東營市每年年初都以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的名義下發文件,對年度大型文化會展旅游節慶活動作出安排部署,明確活動時間、地點、內容和責任單位。其中,黃河口之春系列文化活動已舉辦四屆、黃河口文化藝術節已舉辦兩屆、中國(東營)國際石油石化裝備與技術展覽會已舉辦四屆、黃河口國際馬拉松賽已舉辦五屆、黃河口文化旅游博覽會已舉辦三屆、孫子國際文化節已舉辦七屆、黃河口文化旅游節已舉辦四屆。2011年的黃河口文化藝術節(第二屆),作為建市以來內容最多、規模最大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共有30項單項活動,各縣區活動同步開展,吸引市內外觀眾60余萬人次參與,受到廣大市民熱烈歡迎。

今年7月11日,2012中國首屆全地形車極限挑戰賽(山東·東營)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該項賽事將于10月4日至6日在東營市舉行,這將是國內唯一最高級別的全地形車國家級比賽,將開啟我國ATV運動元年,為推動東營市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3365.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