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國產“偽3D”飆高票房 易失口碑引發影迷不滿

   2012-08-27 轉載于網絡佚名3390
導讀

今年上半年,我國的本土電影迎來了5年內的最低谷。103部國產電影的總票房成績僅有25億。實現贏利的國產影片更是少之又少,面對如

今年上半年,我國的“本土”電影迎來了5年內的最低谷。103部國產電影的總票房成績僅有25億。實現贏利的國產影片更是少之又少,面對如此慘痛的票房成績,業內人士對國產電影下半年的票房非??皯n。但隨著國產3D魔幻大片《畫皮2》的上映,國產電影票房低的情況發生了轉機。首周末《畫皮2》便打下了4天突破三億票房的好成績,到公映的第11天,這部電影的票房更是超越了5個億,戰勝了姜文導演的《讓子彈飛》,得到了國產影片最好票房成績的桂冠。

11.jpg

《畫皮2》能有如此高的票房成績,不僅得益于該片的公映時間恰逢國產電影保護月,影片類型受主流影迷喜愛以及幾位明星的票房號召力,也受益于該片是時下最為流行的3D影片。自2010年國內院線上映《阿凡達》3D影片以來,3D技術以立體的影像、身臨其境的感受虜獲了國內影迷的芳心。同時也虜獲了眾多電影制作方的心,因為當一部電影貼上了3D的標簽,就意味著更高的票房。

據知情人士透露,當一部2D影片轉換成3D電影上映,那多是電影制作方與院線的一種發行策略。他們主要是從兩點考慮,第一:3D電影的院線票價平均要賣在100塊錢左右,而同樣的影片2D版本就只能賣到60塊錢。也就是說同樣的影片、同樣的片長,3D版本帶來的票房收益是普通2D影片的1.5倍還多。第二:現在的內地院線一半以上都是3D放映廳,相同的影片如果上映3D版本,意味著排得更多的放映場次。放映場次多了,觀影人數自然也就高了,最終還是和票房掛鉤。所以,很多制作方及院線會選擇相對熱門的影片只放映3D版,使票房成績飛的更高。

前幾日,成龍宣稱《十二生肖》擬定將以3D形式露面。今年年底將上映的國產巨制影片《血滴子》也出資2200萬,將原有的2D電影轉換為3D影片上映。劉德華、林志玲、張靜初主演的現代特工片《富春山居圖》也要轉制成3D了。有媒體甚至打趣的說:2012年下半年,已經沒有人能夠阻擋國產片2D變3D的熱潮了。
 

據了解,拍攝一部3D影片會消耗大量的制作經費,但如若把2D影片轉換成3D電影所用的成本將會降低大半。所以在當下的電影圈,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2D轉3D的情況非常普遍。正是這種盲目“跟風”式的制作,導致制作周期短、質量差,3D效果并不明顯,讓不少觀眾和電影人對3D電影產生了抵觸甚至負面情緒。

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蔡靈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國內電影人應不斷提升自身的電影品質,不能盲目“跟風”式進行電影制作,而要將3D電影“深耕細作”。的確,粗制濫造的“3D”電影不但不能給觀眾帶來優質的視覺享受,反而會降低觀影質量,昏暗、模糊、乏味,甚至讓觀眾頭暈。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影片都適合制作3D,一部好的3D電影,它的技術和故事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影片故事情節是否適合制作成3D是關鍵。蔡靈以《加勒比海盜4》為例做分析,影片故事多數發生在昏暗的船艙,戴上本身就會讓色彩黯淡的3D眼鏡,影片會變得模糊一團,同時片中也缺少海面巨浪、空中飛翔等適合做成3D畫面的大場景,因此最好還是采用傳統拍攝模式。相比之下,《里約大冒險》、《功夫熊貓2》等電影,色彩鮮艷,飛行、動作場面多,更適合做成3D版。

國產3D電影剛剛起步,未來面臨的技術挑戰必定會層層突破,只是在攻克技術難題的同時,應將3D電影技術與影視藝術、劇情有機的結合起來。盲目的利用“偽”3D劫持影迷的腰包,最終只能失信失德、失掉觀眾的口碑,國產3D影片應用實力獲得觀眾的青睞。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3395.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