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創意帶動技術

   2012-05-12 轉載于網絡佚名4670
導讀

特效是指電影或電視劇在拍攝制作或后期制作的過程中,當有無法實現的自然環境或人物表現場景和情節時,轉而采用特殊的數字技術手

特效是指電影或電視劇在拍攝制作或后期制作的過程中,當有無法實現的自然環境或人物表現場景和情節時,轉而采用特殊的數字技術手段和方法進行模擬。換言之,現實無法完成的,特效幫助你實現。

如果說中國導演在某種程度上具有“文科生”氣質的話,那么好萊塢導演則更像一群“理科生”。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底蘊讓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導演總是有著無盡的文人情懷;而一些好萊塢導演則更像科學家,他們熱愛未來、外太空、水世界,追求更炫的視覺效果,更逼真的特效制作,不停地在給特效制作人員出難題,甚至是給自己出難題。

就像詹姆斯·卡梅隆為拍攝《阿凡達》,硬是自己找到索尼公司為他量身定制3D攝像機;而在35年前,同樣執著卻找不到技術人才的導演喬治·盧卡斯為了拍攝《星球大戰》,竟成立了自己的特效公司──工業光魔公司(Industrial Light & Magic),并開啟了現代電影特效行業。隨后,在1990年,詹姆斯·卡梅隆也與人共同創辦了被喻為全球四大電影特效制作公司之一的數字領域(Digital Domain)。

作為與電影產業相生相伴的特效行業,滿足導演不同的創意需求是其研發升級的根本動力。上個世紀70年代,好萊塢連“特效部門”都很少見。但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歐美各家特效公司已經形成了行業內的專業區隔和各自的鮮明特色。這些力量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流的特效制作水準?!豆?middot;波特》系列、《魔戒》系列的特效鏡頭都是多家公司合力完成的,甚至負責制作火焰的和負責制作水波紋的都是不同的公司。

然而在國內,電影特效制作行業起步已晚。“當今全球幾千個人在做,但平均年齡是40歲;國內有100多人,平均年齡在26歲,基本上就是大學畢業后剛工作了三四年。”Technicolor大中華區總裁吳斌博士解釋道,“國內的項目經理平均30多歲,但是我們海外的經理團隊平均年齡都在50歲左右。所以要趕上國際水平,需要10幾年的時間讓從業者成熟。”

但國內電影制作卻出現了一些極端現象。2010年一部《阿凡達》讓全世界承認了3D技術,同時也看到了高新技術的使用對于電影票價的巨大拉動。一時間大量“文科生”變身唯技術論者,3D、CG技術的應用成了香餑餑,甚至演變成了“為特效而特效”的本末倒置。畢竟絕少數導演能夠像卡梅隆一樣達到對投資和技術的強大影響力,《阿凡達》拍攝花了2億美元,特效制作花了2.8億美元,拍攝階段歷時5年,特效做了3年,預算超支得已經不可想象。即便如此,《阿凡達》卻仍被人指摘為僅僅是“技術的勝利”。

導演創意需求將特效技術一再推高的同時,也應警惕特效技術帶來的迷惑。合理運用技術是錦上添花,但單純的視覺沖擊并不能彌補內容的缺陷,所以如何用好技術工具達到平衡的狀態,也是門學問。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340.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