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一種新技術新趨勢象3D技術一樣來的如此迅猛。3D電視、3D投影機、3D攝像機、3D打印機等等一系列3D相關產品象一場海上風暴迅速席卷而來。正如3D電視行業,無論是國內彩電巨頭還是外資廠商無一例外地全線進入3D電視陣營,欲在這場3D大潮中搶占先機。尤為重要的是,在3D技術方興未艾,3D產品尚未普及的情況下,一幕幕的3D大戲也在各行各業開始火熱上演。顯然,3D技術風潮正在興起!
裸眼3D婚禮進入河南 百對新人率先嘗鮮
地上逼真的游魚和荷花,均為電腦打造的3D效果
不用戴3D眼鏡,就可以感受逼真的3D觀賞效果,在七夕當天,100對新人昨晚在鄭州西區的百順大酒店,共同體驗了充滿神奇視覺效果的裸眼3D婚禮。婚禮現場,電腦科技打造出來的層次感豐富、色彩繽紛、立體感強的風景,美輪美奐的舞臺,如夢似幻的視聽感受,讓新人們既驚喜又新奇。
據悉,不用戴3D眼鏡的裸眼3D婚禮,在河南還是首次亮相,將該技術導入河南婚禮市場的閻先生表示,他們已經接到數百對新人的預約。
央視中秋晚會將用3D技術展示戲曲元素
中央電視臺2012年中秋晚會將于9月30日20點通過綜合頻道、中文國際頻道向全球同步現場直播。記者從央視中秋晚會導演組獲悉,用全息3D視聽技術展現戲曲元素成為晚會一大亮點。
央視中秋晚會
今年中秋晚會將在主打溫情、唯美的同時,注重傳統和時尚的融合,用現代視角及最新科技手段對傳統文化符號加以呈現。晚會將在篇章結構中采用具有鮮明特色的“戲曲元素”,在表達上結合現代音樂的編配手段以及當今最新科技手段“全息3D視聽技術”,將現實、夢幻、古老、現代等多種信息在瞬間加以呈現。
依照慣例,每年中秋晚會的名稱都是在“中華情”的基礎上冠以當年聯合主辦城市名字。今年在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閩都”福州舉行,因此中秋晚會定名為《福州月·中華情》。許多典型的福州符號如“三坊七巷”、“水榭戲臺”、市樹“榕樹”、市花“茉莉”將被搬上舞臺。
晚會將以“親情”、“鄉情”和“中華情”劃分為三個篇章。親情篇《月上枝頭》,表現“魅力榕城”的榕樹品格和共慶佳節的溫馨場面;鄉情篇《坊巷月光》,詮釋“三坊七巷”的人文特征和“有福之州”家家團聚的場景;中華情篇《月滿福滿》傳遞全球華人“天涯共此時”的歡樂情懷。
央視中文國際頻道總監楊剛毅表示,這是個以親情、鄉情為主基調的溫暖聚會。今年中秋晚會也會在保留原來“歌會”的唯美風格與歡聚主題等主體形式不變的前提下,在整體包裝、主持人串聯、篇章轉換等環節上追求創新、做出亮點。主持人的串聯將會更加平和親切,在推進晚會進程的同時,還會適時坐下來,以茶敘交談的方式介紹民俗、分享心得。
李宇春“瘋狂”巡演舞美圖曝光 打造3D效果舞臺
李宇春“瘋狂世界”巡演舞美圖
8月26日,李宇春“瘋狂世界巡演2012-2013”首站即將在北京萬事達中心“瘋狂”起航,李宇春正在全身心投入排練積極備戰。據悉,此次李宇春“瘋狂世界巡演”舞美將由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舞美團隊傾力打造。距離開唱還有3天時間,一直秘而不宣的舞美效果圖也正式曝光,從圖中可以看出,全舞臺的3D投影將為此次巡演“瘋狂”助力。
與以往演出舞臺都采用大量及大面積屏幕作為舞臺主要視覺表現不同的是,此次李宇春“瘋狂世界巡演”制作內容方面多以舞臺劇形式展開。據擔任此次巡演的舞美總設計師周炳坤老師介紹:這次巡演,現場將不會設置任何LED大屏幕,舞臺將以線條簡潔的造型,配合景片移動變化,以投影和燈光效果為主。3D 投影將在舞臺上投射出令人震撼的視覺效果。另外,整個舞臺將配備七個升降臺,前所未有。”
此次演唱會有世界著名時裝設計大師Jean paul gaultier親手設計的服裝、張學友世界巡演御用導演團隊的鼎力加盟,也有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舞美團隊傾力打造的3D舞臺,現場效果可見震撼非凡。8月26日,讓我們一起期待李宇春的“瘋狂世界巡演”!
大學生創新大賽項目 不用戴眼鏡就能看3D圖像
裸眼3D顯示系統
昨天,第三屆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江南大學舉行,120支參賽隊進行了最后的角逐。決賽現場,不少創意新穎的產品展現了出來,如“裸眼3D顯示系統”“新概念環保回收網絡平臺”等,令人耳目一新。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江南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剛進入決賽場地就看到一臺電視上正播放著一幅幅“3D”畫面,而和以往的“3D”電影需要戴特殊眼鏡才能看清不同,第一眼就能看清該電視畫面所要表現的內容。這是重慶郵電大學的參賽隊展示出來的作品,旁邊的介紹顯示,該作品是用“裸眼3D顯示系統”完成的,顧名思義,觀眾不需戴任何眼鏡,裸眼就能看到3D的圖像和視頻。重慶郵電大學參賽隊的領隊,重慶郵電大學軟件學院老師熊仕勇告訴記者,從2010年開始,他就和5名學生一起利用“裸眼3D”系統設計了一款3D網頁游戲,目前已經完成了70%。“目前市場上也有類似的裸眼3D系統,但是觀看角度有限,只能從正面看,而我們的系統最大觀看角度在120到140度之間。我們制作的這款游戲不需要任何插件,之前在參加其他比賽時,就已經引起了國內外一些公司的關注。”熊仕勇說,目前,該系統正在申請國家專利。
清華大學參賽隊展示的是一項旅游便捷查詢系統,按照他們的理念,游客在景區旅游時,在系統中輸入自己需要的目的地和要求,如在去目的地的過程中,避免走人多的路,系統就會自動生成一條人較少的路線。“目前,還在策劃設想階段,今后還會對系統做進一步完善。”一位參賽隊員說。
來自香港理工大學的評委教授吳道義對參賽同學們的作品感到很滿意,“目前已經答辯了6個參賽隊,不少隊的創意都不錯。目前印象較深的作品有兩個,一個是‘新概念環保回收網絡平臺’,參賽隊提出建立一個網絡互動平臺,根據不同人的需要,將垃圾進行分類,實現回收再利用;二是‘人才外包’,建立一個面向高校學生的網站,讓學生可以在網絡上跟不同公司聯系,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崗位。同學們的想法都很有特色,這樣的比賽很有意義。”吳道義說。
8月25日,組委會將頒發大賽的一、二、三等獎和“創業之星”大獎,三個“創業之星”將由無錫市政府給予每個10萬元創業孵化資金,以鼓勵優秀大學生團隊帶項目在無錫落戶創業。
全息舞臺劇《大易》:用舞蹈語言展現中國智慧
全息舞臺劇《大易》項目專家座談會
8月20日,在山東大學校董廳由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中國周易學會、山東國際文化發展研究交流中心、山東省藝術研究所聯合舉辦全息舞臺意象《大易》項目專家座談會。山東大學黨委副書記尹作升,中央文史館員、中國周易學會會長劉大鈞,著名哲學家、省政府參事、原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張全新,著名易學家、山東省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長允分別致辭。山東省藝術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姜慧主持會議。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臺灣中文大學易學、哲學的專家,還有著名國家一級導演,編劇參加座談。劉大鈞教授在致辭中提到:“易學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二次話語系統的轉變,一是孔子把卜筮的話語轉變為儒家的倫理思想;二是宋代把符號語言轉化成圖式話語系統;現在我們這次舞臺意向《大易》是第三次把《周易》用舞蹈、藝術化語言進行解釋,是里程碑式的。”
全息舞臺意象《大易》項目創意是《大羽華裳》創意人張寧又一次大膽設想,帶領《大羽華裳》主創團隊用了兩年時間進行充分論證與研究,并與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主任林忠軍教授率領的易學學術團隊一起完成創作。
把《周易》的學術語言轉化成藝術語言搬上舞臺,在全國尚屬首次,《周易》被稱為中國文化之根,大道之源,它的核心價值自古以來一直在啟迪國人睿智,它凝結了中華民族精神,它給后人留下了豐厚的寶貴遺產,在世界人類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此項目通過藝術審美的視角向世界展現中國智慧,創意舞臺表現形式將采用當今世界最為前沿的全息影像技術作為舞美的主要藝術樣式,達到虛實互動,舞臺空間宏大魔幻,具有靈動玄妙之感,給觀眾全新的視覺享受,整場共有五大篇章組成,演員表演將以武當太極、書法為基本身韻衍化生成現代肢體語匯,是一種生命之舞、自然之舞、心靈之舞,以唯美的創作理念,國際化的表達方式使該項目具有極強的藝術觀賞性、科普性、文化性、思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