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蜘蛛俠》劇照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海報
今年的暑期檔,好萊塢大片姍姍來遲,直至昨日凌晨,兩部超級英雄科幻片《蝙蝠俠前傳3》和《超凡蜘蛛俠》同時登陸深圳影院,掀起一觀影熱潮。電影里兩個主角同樣是大名鼎鼎的漫畫英雄,蝙蝠俠是家財萬貫的富家少爺,而蜘蛛俠卻是寄人籬下的窮小子,兩位漫畫人物的票房對決被觀眾們戲稱為“高帥富”與“屌絲男”之間的巔峰PK。
昨天,深圳晚報記者在深圳嘉禾影城觀看了《蝙蝠俠》4K版本和3D《蜘蛛俠》。所謂4K是指影像的分辨率指標,投射出的畫面具備4096×2016像素分辨率。目前數字電影市場比較主流的是2K,2048×1080分辨率;當然,還有一些1.3K的投影機,1280×1080分辨率。真正意義上的4K數字電影,是指用4K攝像機拍攝并用4K放映機放映的數字電影。嘉禾影城擁有的4K廳,無疑對想要目睹《蝙蝠俠》4K風采的觀眾來說是福音。嘉禾影城經理也承諾,為了滿足顧客觀看4K版本《蝙蝠俠》的需求,嘉禾的4K廳將全天候提供該版本的場次供觀眾選擇。
角色鮮活度
蜘蛛俠比蝙蝠俠更鮮活
《蝙蝠俠前傳3》是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蝙蝠俠前傳》系列第三部,也是前傳的最終章。“蝙蝠俠”由克里斯蒂安·貝爾扮演,他曾在張藝謀影片《金陵十三釵》里出演牧師。這個人物沒有什么特異功能,他就是一個富可敵國的富二代,花重金打造出炫目的武器裝備,等待有險惡勢力來侵犯哥譚市,他好為民效力。影片只有在開頭和結尾彰顯了他的炫目的武器。剩下的,他被邪惡勢力打入地牢,遭受著身體和靈魂的折磨。盡管蝙蝠俠結尾處為了拯救哥譚市做出了令人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但這個角色的豐富性與安德魯·加菲爾德扮演的蜘蛛俠相差甚遠。其角色單薄得讓人感覺無聊,他不過就是一個高富帥和技術控。在想逃出地牢的那一段里,第一次第二次他都失敗,觀眾也知道第三次他一定能成功,可以說無驚喜可言。觀眾說,貝爾老了,再怎么也放射不出安德魯的青春活力了。
相反,安德魯扮演的蜘蛛俠,展現給觀眾的是一個青年成長的過程。從一個青澀內斂的對計算和生物學特別感興趣的高中生,成長為一個代表正義與善良的偉大英雄。其間穿插的是,住在叔叔家的寂寞,被同學欺負,直至他發現了死去的父母的秘密——跨物種基因,讓他一不小心變成了蜘蛛俠。有了炫耀的資本后,他有了愛情,收獲友情,同時親情也貫穿始末。他最終與變種的“巨型蜥蜴”決斗,自然是影片最為精彩的部分,但他玩弄偷車賊的小插曲,給觀眾感覺他就來自我們周圍的生活,非常有煙火味,讓觀眾看到的是一個活生生的蜘蛛俠。
視覺效果
《蝙蝠俠》比《蜘蛛俠》略勝一籌
雖然蜘蛛俠比蝙蝠俠更討觀眾的喜愛,但大場面的視覺效果,《蝙蝠俠》似乎比《蜘蛛俠》略勝一籌。影片在大場面與特效的調度運用上,所達到的高度或許成為好萊塢影史的一個新標桿。
據悉,在匹茲堡,超過11000名臨時演員加入了貝恩用一連串的惡性爆炸制造的“魔鬼革命”。在證券交易所現場,云集了主要演員、特技隊、幾千名群眾演員和大約600名特技替身演員。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在高空完成的驚險刺激的大場面,飛機上正邪搏斗一場,以及整個哥譚市即將發生完全爆炸的場面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對而言,《蜘蛛俠》在故事上更勝一籌,它的敘事比《蝙蝠俠》收得緊,影片只是圍繞蜘蛛俠何以成為蜘蛛俠,蜘蛛俠何為消滅巨型蜥蜴展開,其間給觀眾講述的是聽上去很成系統的科學實驗與推斷。所有的故事都發生在校園、家庭和實驗室里,與觀眾的距離很近。雖然有家長里短的情節,但也沒有影響到觀眾對視覺效果的渴望。蜘蛛俠對打巨型蜥蜴,一場惡戰持續了20分鐘,雖然不見得是大場面,但場景十分細膩,讓觀眾的心一直提在嗓子眼上,視覺效果也不比《蝙蝠俠》差多少。
影院排片
“一碗水端平”靜待市場反應
兩部進口大片同日登陸,這種情況極為少見,也讓影院既興奮又緊張。業內普遍認為,兩片分別拿下5億票房不是問題。但如何分配影廳、作出相對合理的場次安排,實在是一大難題。深圳嘉禾影城對這兩部影片采取的策略是“一碗水端平”,影廳和場次基本對半開。至于其他同檔期影片,已經被壓縮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
從嘉禾影城8月27日的排片來看,為《蝙蝠俠》給出了5個廳,《蜘蛛俠》給出6個廳,但座位數基本相同,至于以后的排片格局,要看兩片今后的票房表現。
嘉禾影城8月21日起開始兩部影片的預售,首映當天情況良好,繁忙的周一沒能擋住觀眾觀看首映的熱情,依然選擇周日的零點場進行觀看。嘉禾影城經理分析:兩部都是觀眾期盼已久的好萊塢巨制,同時上映話題十足。從北美表現來看,《蝙蝠俠》作為該系列的最終回,從評分到票房似乎都略勝一籌。在國內,《蝙蝠俠前傳3》上映的是普通2D以及IMAX版,不過同為超級英雄系列的《超凡蜘蛛俠》同樣來勢洶洶,上乘的質量加上又是3D版本,觀眾口碑和群眾基礎非常好,不過平均票價要相對較高些。
最終兩部影片究竟誰能拔得頭籌,還得看市場反應。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兩部影片必將帶來大波觀影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