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近500年歷史的永嘉昆曲,兼具“世遺”、“國遺”雙重身份。永嘉昆劇團是永昆的主要傳承機構,現為文化部重點扶持的全國七個昆曲院團之一。
永嘉昆曲的發掘保護工作自上世紀末陸續開始,至今已挖掘、整理、編排并上演傳統劇目大戲十一本,折子戲三十多出,并連續五屆參加中國昆曲藝術節會演,取得了多個全國性獎項。
隨著老一輩藝人年事漸高,永昆的傳承壓力日益緊迫。永嘉昆劇團副團長張勝建介紹:“1999年,永昆的老藝人還有十幾位,如今仍健在的只有五六位。”經2006年、2007年兩度“招兵買馬”,80后的青年演員成為劇團中堅力量。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的馮誠彥和考入永嘉昆劇團的山東姑娘由騰騰成為劇團的后起之秀。
經過多年的發展,永昆藝人們意識到,永昆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歸根到底還是要靠觀眾與市場的認可。在地方政府及景區方面的支持下,永昆劇團嘗試劇團、景區共生模式,借助楠溪江景區,依托旅游發展戲劇生命力,通過戲劇提升旅游文化層次。永嘉昆劇團同永嘉縣旅游管理局聯合開發昆曲之美和楠溪江旅游,每到重要的節假日、旅游旺季,永嘉昆劇團都會前往楠溪江畔的芙蓉村、麗水街等景點搭臺演出,向北來南往的游客展示永昆魅力。
張勝建介紹,由于演員們還有大量的日常排練、演出工作,難以常駐景點,用3D影像取而代之,將讓更多的游客感受到永昆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