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華納公司重啟蝙蝠俠系列已過去9年,從第一集《俠影之謎》取得良好開端,到《黑暗騎士》獲驚人票房和口碑,再到這一次《黑暗騎士崛起》的終結,英國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以下簡稱諾蘭)不僅讓這個漫畫人物重新煥發生機、讓克里斯蒂安·貝爾成為一線明星,也讓自己的名字留在了好萊塢星光大道上。
《黑暗騎士崛起》已在中國上映,之前在接受國外媒體訪問時,諾蘭曾介紹了一些該片拍攝花絮和自己的技術理念。這個生活中甚至不使用手機和電郵的人說,對于把《黑暗騎士崛起》拍成3D版的提議,“我絲毫沒考慮過”。
開場戲是我從業來的最大冒險
記者:《黑暗騎士崛起》開場相當壯觀(貝恩等人用一架大飛機劫持小飛機),這場戲怎么拍攝的?
諾蘭:攝制組在一架直升機上,拍攝另一架運輸直升機吊著一架小飛機,特技演員都在那架小飛機里。這是我從業以來最大的一次冒險,我和編劇寫出這段戲后,用了幾個月來找合適的特技演員和特效人員。實拍時倒是挺有樂趣,雖然看起來很危險,但做足了保護。我們在蘇格蘭用了個把月拍攝,后來比預期還早了一周完成。
記者:安妮·海瑟薇這次頗受好評,你是怎么認定她適合演貓女的?
諾蘭:我從沒想過誰最適合演貓女,而是在想,如果安妮去演會帶來什么?我們需要在這個經典形象和一個可信度高、能輕易博得觀眾喜愛的演員間找到平衡點。安妮是個很有才華的演員,她既能展現角色外表,也能將其內心世界展現出來,沒有分裂感,共存但并不矛盾。
記者:九年來,你覺得貝爾對這個角色的雙重性表現得如何?
諾蘭:看著他循序漸進地把握人物的情感尺度,這是個很享受的觀看過程。大家會在這部里面看到貝爾下的工夫,感到眼前的布魯斯不再年輕,同時又有很多的疑惑困擾著他。貝爾對這個角色的演繹一直有著自己的方法,他是個非常理智的表演者,他真的在用心理方法來分析布魯斯·韋恩。
只是不希望有天膠片被棄用
記者:3D在好萊塢早已成潮流,沒人逼你把《黑暗騎士崛起》拍成3D的嗎?
諾蘭:如果拍成3D,華納兄弟會很開心,但我跟他們說希望整個風格能延續前兩部,而且我希望更進一步地推廣IMAX。3D本身就是一個誤導,膠片拍攝出來的東西本來就是3D的,實體鏡的3D特效只是讓觀眾看到不同角度,這些比較適合用于電玩之類的科技,但對電影我還是認為不適合。
我比較偏好讓影像完整的呈現在巨大的銀幕上,我們測試過3D,它往往還是會將畫面濃縮成小小的影像框架。對《黑暗騎士崛起》的3D拍攝,我絲毫沒考慮過。
記者:你也是如今少數堅持用膠片拍攝的電影工作者,你很反感數字攝影?
諾蘭:這十年我一直承受外界壓力,他們要我轉為數字拍攝,但我一直不懂為什么。膠片拍攝比較省錢,畫面比較漂亮,這科技維持了上百年,可靠度也相當高。十年前每個人都是這樣的,我只是延續了傳統。我從來沒拍過數字影片,除非以后有更好的理由讓我改數字。我想表達的是,有些人可以選擇數字拍片,但我只是不希望有天膠片不再被使用。
IMAX情結
正因為在《黑暗騎士》中拍得很爽,于是《黑暗騎士崛起》中IMAX畫面幾乎占了一半。它會給你更大的畫面、更好的清晰度,這次有一幕是在華爾街,當時鏡頭捕捉了一千個臨時演員,你能清楚地看見每個人的面孔。對我來說,用IMAX拍攝大投資電影,真是夠刺激的。
去年圣誕節前,我邀請了許多導演來觀看使用IMAX拍攝的《黑暗騎士崛起》片花,我希望他們可以看看IMAX的潛能,因為我認為IMAX是我看過最棒的媒介。當我比較數字輸出的影像和膠片/IMAX底片時,數字的影像質量還是不及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