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這一誕生于80年代的技術如今卻成了超前科技的代言詞,迅速火便全球,美國《時代》周刊已將3D打印產業列為“美國十大增長最快的工業”;英國《經濟學人》雜志認為這項技術將與數字化生產模式一起推動實現新的工業革命,將3D打印技術列為第三次技術革命范疇;在新浪微博上,關于3D打印的話題與分享數量非常多,有博主發表話題:“你可能認為3D打印僅存于科幻電影中,就算略有所聞,你也會反問:“這東西很酷,但能干什么?”設計工作室內一臺3D打印機的噴嘴正不斷地“吐絲”,而后被疊加于塑料板上。兩小時不到,一個動漫人物即可成型,每個市價均超過一百元,月銷量亦數以百計”,3D打印甚至成為個性化零售領域一塊新的市場,那么3D打印是否真的有這么神奇呢?
3D打印即將顛覆技術革命
“3D打印”這個詞是最近幾年才開始流行,過去在科研、教學或者制造領域被稱為“快速成型技術”,各大高校均在采用這項技術進行教學與實驗,清華大學設有激光快速成型中心。隨著材料科學的快速發展,快速成型技術正在各個領域均有極大延伸,比如打印建筑物、打印汽車、打印人體器官、打印骨骼,零件、模型更不用說,“3D打印”這個更為形象的叫法快速被大眾接受與普及。

個人3D打印機首測
上海交大機械與動力學院習俊通教授:“我并不認為3D打印技術是多么神乎其神的東西”,三維打印技術是由CAD模型直接驅動,快速制造任意復雜形狀三維物理實體的技術,與普通打印機的原理相同,將特殊材料(液體、粉末、塑料絲等)作為耗材,通過立體光刻、熔融沉淀、激光燒結、3維噴射熔化樹脂等技術將電腦中的三維設計藍圖變成實物(下文中有技術分析)。

3D打印成型油電混合動力車

3D打印立體文物
3D打印幫助牙醫給患者帶來完美的口腔
目前美國的3D打印技術較為領先,應用范圍更廣,而在國內,今年1月份,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史玉升帶領的團隊成功研制出世界上最大的3D立體打印機,并且憑借這一研究成果入選兩院院士評選的“2011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中國的3D打印正在快速發展,從工業和制造業應用開始朝個人和小型化方向發展,近期,中關村在線辦公頻道拿到了一臺國內領先的個人3D打印機產品,在高校教學、模型制作、零件加工等領域應用前景非常好,讓我們有機會零距離去解密這個當下最神奇最酷的打印產品。
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各種模型
早期一套用于工業設計制造的3D打印設備在10萬美金左右,近幾年價格降低到2萬美金左右,而小型化個人桌面3D打印機售價在1000美金左右,我們拿到的這臺UP!3D打印機官方售價9999元人民幣,這款國產3D打印機已經在美國等國外地區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