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用三維眼光看待3D技術

   2012-10-25 轉載于網絡佚名3230
導讀

3D技術出現已有一段時日,但是最初的觀看都需要借助眼鏡。有些觀眾戴上眼鏡后還會出現眩暈不舒服。此外,有些影片聲稱是3D電影

    3D技術出現已有一段時日,但是最初的觀看都需要借助眼鏡。有些觀眾戴上眼鏡后還會出現眩暈不舒服。此外,有些影片聲稱是3D電影,實際只是穿插了一些3D鏡頭而已。
    因此,3D起初給人們直觀印象更多還是停留在“概念層面”,并沒有真正地深入人心。隨著裸眼3D技術的出現,使觀眾擺脫了眼鏡的困繞。于是3D電視、3D筆記本等民用領域的3D終端產品也不斷出現,人們對3D的認知有了稍微直觀的改變。
    但是,從目前3D圖像的清晰度和立體感上來看,觀看舒適度還不是很理想,而且也沒有太多優秀的3D作品。人們對3D的認知,仍停留在“霧里看花”的層面。
    如何看到一個清晰、直觀的3D技術,筆者認為需要用三維眼光來看待。
    首先是觀看要求。當前,人們主要通過在展會、機場等商用場合目睹3D視頻。當我們觀看時,有時會覺得圖像有點花,立體效果不明顯等。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原來觀看3D也有一些注意事項。一個是距離的要求。離得太近或太遠,看到的圖像就會不清晰,只有在一定的距離才能實現視覺對焦,才可以獲得最佳的呈像。另一個是光線的要求,太亮或太暗都不行,普通的家用照明光線即可。
    這就如同看電視,也有距離要求,如果離得太近會影響視力。所以,對3D圖像的觀看要求應該給予理解,觀看要求還是比較容易做到的。
    其次是技術發展。3D畢竟還是新興的顯示技術,技術還沒有達到完全的成熟,仍處在發展期。對此,應該給予一定的理解和包容,一切新事物的成長都需要時間。隨著3D技術在商用領域的發展,也將助推3D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完善。
    再次是成長環境。3D技術有很好的成長環境,一是整個產業有一批富有遠見、膽識和魄力的熱血之士,他們對3D不僅充滿信心,也更是全力以赴、下大力氣投入到3D產業的發展建設中來。二是國家對3D也尤為重視?,F在國內雖然只有1個3D頻道,但是“十二五”期間將增加到10個。平臺的搭建,將會有助于3D產業的資源整合和加大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力度。
    在今年9月份發布的《新型顯示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中已經提出了從現在到2015年,將實現顯示產業鏈新增產值超過5000億元。并且從產業鏈、創新體系、產業基地、研發平臺、行業標準和隊伍建設方面推動3D顯示技術的發展。并且也對3D顯示給予了高度評價:“在我國,3D顯示則是最有生命力且終將成為顯示技術共性平臺的下一代顯示技術。”
    通過以上三個維度也使我們對3D技術有了立體的認知。不難看出,3D技術走向成熟,將指日可待。

微觀點

    @搜維爾:3D立體顯示技術是影像行業最新、最前沿的高新技術,是圖像制作領域的一場技術革命,是一次質的變化。

    @C3DWorld:“International 3D Fair 2012”將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中國上海舉行。大會主題是“3D科技創新與融合”,將圍繞全球3D產業發展與機遇、3D視覺創新及影視娛樂制作、云計算時代下的3D媒體、3D新型顯示技術探討產業熱點。

    @集微網官網:NPD DisplaySearch最新的3D顯示技術及市場預測報告顯示,全球3D顯示器市場在2011年的出貨量為5080萬片,營收132億美元,預計到2019年,將達到2億2600萬片和670億美元。其中3D電視的貢獻最為卓越,2011年出貨量達2500萬片。

    @美國商業資訊中文版:DaVinci3D上周在洛杉磯舉行的3D娛樂業界峰會上推出其首款裸眼3D電視、2D/3D內容轉換小屏液晶電視套件及ROKU 3D頻道。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3605.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