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立體顯示技術與2D平面顯示技術相比,要復雜許多。現在以主動式快門與被動式偏振技術為主流的3D顯示解決方案并非最佳的3D顯示實現方式,裸眼3D甚至全息3D才是立體顯示技術未來發展的終極方向。不過,目前眼鏡式的3D實現方式帶來的立體感覺已經明顯要優勝于以往任何一種立體解決方案,已經給人帶來相當真實的三維空間感,因此也獲得相當高的認可度。
Miracube G240C 同步偏振立體顯示器
3D家用顯示主流解決方案
關于3D顯示設備畫面應該如何校正,需要先了解各種主流的3D顯示設備的技術特點,從中獲悉觀看的最佳方法、搭配的投影幕與使用環境等方面,以展現最佳的立體效果。
眾所周知,最理想的3D顯示解決方案是裸眼3D顯示的方式。盡管近期已經有廠商推出裸眼3D方式的平板電視,但實際效果遠遠沒達到理想,現階段家用立體成像仍需依靠眼鏡方式來實現。眼鏡式立體影像實現的方式有很多種,主流的解決方案為主動式快門眼鏡與被動式偏振眼鏡兩種。
主動式快門眼鏡式3D技術主要是利用液晶鏡片不斷開合的原理來切換左右眼的圖像來形成立體影像,優勢在于無需改變顯示設備原本的核心顯示與光路結構,只要加入相關的處理芯片就能實現,令顯示設備能夠切換顯示左右眼的圖像。主動式快門眼鏡能夠帶來左右眼均為1080p的全高清三維影像,對于主動式3D投影系統來說,選擇投影幕的時候并沒有特殊要求,普通的白幕即可。缺點則包括畫面會有閃爍感,容易出現左右眼圖像串擾的問題,內置電源的快門式3D眼鏡較為沉重,不利于佩戴并且成本較高。
被動式偏振眼鏡式3D技術則是利用光的偏振特性令顯示設備能切換左右眼的圖像,再通過左右眼鏡片不同的偏振光特性來接收。這種眼鏡式3D解決方案的最大特點就是偏振式眼鏡采用無源結構,重量非常輕,佩戴舒適度高,優勢在于畫面無閃爍、基本不會引發左右眼圖像串擾問題,畫面流暢自然,被動式3D眼鏡制造成本低,價格便宜。而不足之處則包括單被動式偏振顯示設備左右眼瞬間的立體圖像分辨率理論上并沒能達到1080p全高清的水平,若是被動式雙投3D顯示系統則沒有這個問題。
以上為主動式快門與被動式偏振3D的基本技術特點,由此可以發現兩者之間的立體成像畫面是有所不同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兩種技術的高速發展與成熟,兩者之間的差異已越來越微,特別是高端機型相比較而言。主動式快門3D技術畫面上最大的問題是閃爍以及左右眼圖像之間的串擾,現在大部分廠商都通過提高畫面刷新率或改變刷新方式來改善,與早期的機型相比,閃爍感已大大降低,而串擾問題盡管依然存在,但已基本上不會影響用戶觀看3D電影。
被動式偏振3D技術在畫質上的問題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單被動式偏振顯示設備,主要是指被動式偏振3D電視,所表現出來的畫面精度并沒有主動式快門系統的出色。不少國內外視頻領域的資深研究人員都指出,被動式偏振式3D電視只能在同一時間獲取540條垂直掃描線,即使在大腦中組合成立體影像也無法達到1080p的全高清立體影像,相對于主動式快門眼鏡顯示方式存在一定差距。不過,在實際觀看過程中,被動式偏振3D電視表現出來的畫面精度遠勝于540p的標清影像,只是稍遜于主動式快門3D電視。
其二是針對被動式偏振投影系統受到偏振式光學成像的限制,投影幕方面只能選擇帶偏振光特性的銀幕或特制幕,這類幕布不同于普通的白幕,很容易出現太陽效應,也就是畫面中心的亮度最高,其他位置亮度明顯降低,換言之畫面的可視角度也較窄,離軸畫面的質量較差。這個問題對于顯示面積本身就較小的被動式偏振平板電視影響較大,而對投影系統則較小,畢竟在家用環境下觀看區域并不大。
由于這兩種3D解決方案屬于眼鏡的實現方式,都會存在光損耗的問題,尤其是一般的單機式3D投影系統,實際的輸出亮度恐怕只剩下原來亮度的20%~30%,嚴重影響了整個觀感。因此,若然你要獲得優秀的3D大畫面投影效果,就需要選擇雙機式3D投影系統。
RealD Stereographics CrystalEyes 5
要解決單機式3D投影系統以上所述的這個問題,一方面可以通過增加顯示設備的亮度來實現。因為絕大部分的投影機廠商在研發及推出新一代機型的時候,都刻意將投影機的亮度標準指標提升了20%以上。另外一方面,還可以通過改善光傳輸效率來實現,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升眼鏡的透光率??墒?,目前只有少部分廠商關注到這個問題,例如Mitsubishi(三菱)就改良了主動式快門3D眼鏡中液晶鏡片的類型,通過更短的液晶開合時間,提升了眼鏡的透光率。不過,從目前各個廠家最新推出的多款家庭影院投影機來看,3D畫面的能量感仍然不足,因此,這也說明了在畫面調校過程中不能簡單地照搬2D畫面的調校標準與方法,必須選擇3D視頻調校的相關手段與準則。
在進行深入分析3D視頻調校技術之前,讓我們一起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1. 普通非3D的平板電視與家庭影院投影機能否通過外置的處理器實現3D顯示功能?
2. 采用主動式快門3D技術的顯示設備能夠變換成被動式偏振的3D機型嗎?
這兩個問題都是目前家用3D顯示領域的熱門話題。第一個問題針對的是3D顯示普及性方面。第二個問題則是探索如何獲得更佳的3D顯示效果。
盡管近兩年平板電視與家庭影院投影機廠商都在不斷推出全新的3D機型,但依然有大部分用戶還在使用不支持3D顯示的機型。如果更換為全新的3D設備,將是一筆不少的花費,導致了這些用戶的猶豫不決,直接拖延了整個3D顯示家用市場普及的步伐。
于是,大家就提出了第一個問題:“普通非3D的平板電視與家庭影院投影機能否通過外置的處理器實現3D顯示功能?”而答案是肯定的。事實上這個問題類似于早期的高端三槍式CRT投影機能否通過外置轉換器支持HDMI接口的問題。在前面已經介紹過主動式快門3D無需改變顯示設備的核心顯示結構,只需加入視頻處理器就能實現。如今,國外已經有不少專門研發視頻處理器的廠商(如3DNOW與HDfury)推出的3D視頻處理器就充分利用了主動式快門3D技術的特點,由3D視頻處理器來接收各種不同信號源輸出的3D信號,包括主流的藍光3D播放機以及3D電視廣播,進而控制顯示設備的顯示方式以匹配附帶的主動式快門眼鏡的刷新頻率,最終讓用戶看到3D影像。這種3D視頻處理器基本上能夠支持所有的2D設備,而且在3D眼鏡同步方面還采用了覆蓋面最廣的RF射頻方式,當然也兼容普通的IR紅外方式,意味著用戶可以使用不同類型的3D眼鏡。
既然可以讓非3D的設備支持立體顯示,那么能不能讓主動式快門3D顯示的設備變成被動式偏振的形式以徹底消除閃爍的問題,同時也通過佩戴更加舒適、光損耗更低的被動式偏振眼鏡獲得更佳觀感?這就是上面所提及的第二個問題。事實上,由于主動式快門3D平板電視本身制造技術的限制,是不可能利用外置的轉換器將其切換成被動式偏振平板電視的。不過主動式快門3D結構的家庭影院投影機就可以通過外置的主動式偏振器轉換成單一被動式偏振的顯示形式。
這種轉換方式源自于專業電影院,將切換左右眼畫面的工作由主動式快門眼鏡轉移到放置在鏡頭前方的主動式偏振控制器,為每只眼睛的畫面加上不同的偏振特性,最后通過無源偏振眼鏡觀看到立體影像。Volfoni作為全球知名的民用或專業3D解決方案的法國提供商,所帶來的SmartCrystal Pro就是一款能夠將DLP 3D家庭影院投影機轉換為被動式偏振方式的外置處理器。實際的工作方式正如上述所提及的,能夠支持最高5000流明輸出亮度的主動式快門投影機,基本上覆蓋主流的機型,實用性非常高,只需搭配銀幕或帶偏振光特性的幕布以及被動式偏振眼鏡就可實現。值得一提的是,對于采用LCoS或LCD技術的3D家庭影院投影機,Volfoni也將會在日后推出針對性的被動式偏振轉換方案。不過,這種轉換方案經過國外一部分玩家實際測量后發現,實際所得的畫面亮度表現相比轉換前使用主動式快門眼鏡還要低一些,因此必須選用輸出亮度較高的投影機方可獲得理想的畫面能量感。
通過上述的討論與分析,不難發現影響整個立體畫面質感的基本原因在于3D眼鏡,因此在3D視頻調校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將調試重點放置在3D眼鏡之上,而不僅僅是投影機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