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知識產權或成3D印刷發展最大障礙

   2012-11-01 轉載于網絡佚名3100
導讀

知識產權或成3D印刷發展最大障礙 3D打印機已經在行業內存在多年,但是由于成本達到10萬~100萬美元,甚少有個人能夠負擔得起。幸

識產權或成3D印刷發展最大障礙

3D打印機已經在行業內存在多年,但是由于成本達到10萬~100萬美元,甚少有個人能夠負擔得起。幸運的是,像所有電子產品一樣,3D打印機的價格開始下落。現在工業3D打印機的價格是1.5萬美元,家庭版價格也只是略高于1000美元。

    非盈利組織“公共知識”(Public Knowledge)的律師邁克爾·溫伯格(Michael Weinberg)表示:“在很多方面,現在的3D打印機社區類似于20世紀90年代初的個人計算社區。”

    作為知識產權專家,溫伯格已經推出一本白皮書,記錄了3D打印發展的過程以及這項技術將如何受到專利和知識產權法的影響。他對這項技術的前景非常不樂觀,主要擔憂在于這項新興的技術可能被傳統生產商“折翼”,從而盡自己所能進行打擊。由于3D打印機有能力制作出完美的仿制品,他們可能批評其為盜版機器。

    首先要了解3D打印,這是一種“增量”而不是“減量”的處理方式。3D打印工具實際上是改進版的噴墨打印機,它能夠儲存材料的連續層直到三維物體被建成。在這種情況下,3D打印所使用的材料只是機械打印所需的1/10。打印所采用的材料可以是熱塑性的,例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乳酸或者聚碳酸酯,或者金屬粉、粘土甚至活細胞,這都取決于所采用的應用程序。

    其次在知識產權的擔憂方面,3D打印機并非問題所在。但在開始生產前,還需要索要生產物體的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文件,以及專門軟件來告訴打印機如何鋪設材料的連續層。工人可以使用CAD軟件在計算機上面進行設計,或者在Thingiverse和Fab@Home等開源文檔上下載標準物體的文件。

    但最可能的是,模仿現有的物體從而獲得要生產的物體——使用掃描儀從多個角度記錄三維尺寸并將數據轉換成CAD文件。

    這正是侵權指控產生的原因,尤其是如果被激光束掃描的物品是屬于某人的專有設計。除非這個物體屬于公共領域,否則著作權法將適用。很多不知情的3D打印機用戶無憂無慮地復制流行的商品,但卻因為違反知識產權而變得措手不及。

    正如任何顛覆性的技術——從印刷機到復印機到個人計算機,3D打印也將令現存的制造商感到不滿意,他們將3D打印視為傳統經商模式的威脅。隨著3D打印普及,既得利益者肯定會要求阻止成本較低的新晉者進入他們的市場。

    制造商可能更像唱片行業在自己的商業模式面對文件交換技術和MP3軟件沖擊時的表現。他們最有可能的救命稻草是選擇著作權而不是專利法,因為他們的專利中很多都將過期。專利僅適用20年,而著作權適用到創作者死后70年。

    因此預期制造商將游說建立他們自己的數字千年版權法案,將著作權保護擴展至覆蓋包括設計元素的功能對象。溫伯格表示:“這將創造一種準專利體系,不需要新奇性或者有限的保護期。”

    集結在打擊盜版和剽竊的旗號之下,制造商可能尋求適用“幫助侵權”(contributory infringemen)的規則,從而在個人制造活動大行其道前將其扼殺。如果對那些托管3D設計文件的網站進行指控,稱之為“盜版天堂”,可能節省他們對使用3D印刷機在家里大量進行復印的個人提出指控所需的時間和資金。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3688.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