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腹腔鏡手術有了“3D版”

   2012-11-05 轉載于網絡佚名3870
導讀

原本只是一臺普通的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卻因為護士遞過來的一副墨鏡而改變:腹腔里的器官似乎觸手可及;伴隨著輕微的呲呲聲,

原本只是一臺普通的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卻因為護士遞過來的一副“墨鏡”而改變:腹腔里的器官似乎觸手可及;伴隨著輕微的“呲呲”聲,超聲刀所到之處,腸系膜層層分離,超聲刀發出的高頻氣流瞬間凝血清晰可見;自動切割縫合器切斷直腸遠端時,猶如訂書機留下一長排“釘子”;沖洗腹腔時,冷不防被好像會濺到臉上的水流嚇一跳……

這是10月31日早上,記者在上海市微創外科臨床醫學中心親眼看到的一臺3D腹腔鏡手術。主刀醫生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該中心主任鄭民華教授。10月25日,他完成了國內首臺3D腹腔鏡手術,眼下是他做的第二臺。乍一看沒啥特別,只是手術臺前又增加了一塊更大的長方形液晶屏幕。然而,當手術開始時,全體醫生都戴上3D眼鏡,手術室仿佛一下變成了“3D影院”:高清立體影像取代了以往的平面視圖,真正讓醫生“身臨其境”地觀察到那些非常精細的血管結構。

鄭民華說,3D手術恢復了自然視覺的優勢,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意外損傷血管的風險,使醫生分離血管、腸壁乃至操縱體內縫合時更加得心應手,也有助于更為干凈地清掃淋巴,減少各步驟所需時間,從而縮短手術時間,為實現復雜程度更高的手術提供硬件準備。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鄭民華的第一臺3D手術為乙狀結腸癌根治術,手術時間僅45分鐘,而以往這類型手術一般超過1個小時;第二臺3D手術為直腸癌根治術,手術時間為1個小時,以往則需1個半小時左右。第二臺手術的患者已84歲高齡,又因腫瘤較大且位置距離肛門僅5厘米左右,保肛難度大,此時3D成像的視覺效果,就能幫助醫生更精確地把握腹腔內的深度,從而作出更準確的判斷。

3D手術的出現,代表著微創外科與時俱進的求新求變,這一技術本身也經歷著變化。鄭民華說,早在1992年,他就嘗試過3D腹腔鏡手術,但當時鏡頭很暗、效果不佳,遠不及現在這樣清晰、明亮。第一代立體腹腔鏡必須讓醫生戴著頭套式顯示器,而現在只需要戴一副輕巧的偏光眼鏡即可。

鄭民華表示,3D技術適用于所有腹腔鏡手術,對肝臟等更精細的手術可能更具優勢。對于腹腔鏡手術的初學者來說,應用3D技術,可以為從臨床解剖過渡到實踐操作提供更好幫助,更快地熟練掌握手術技術。

據悉,上海市微創外科臨床醫學中心作為全國腹腔鏡培訓基地,將積極推廣3D腹腔鏡手術,并應用于醫學教學、大會手術演示等,以進一步普及微創外科,造?;颊?。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3751.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