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澤米吉斯從《貝奧武夫》開始,就走上了動作捕捉的不歸路,這部電影最終展現的是全CG的人類角色,在效果上全面超越《最終幻想:靈魂深處》。
《貝奧武夫》中的動作捕捉技術
《貝奧武夫》和《極地特快》一樣也是使用全真人動作捕捉技術,所有鏡頭都在捕捉車間完成,羅伯特·澤米吉斯為了這部電影建立了一個前所未有大的動作捕捉舞臺:長寬都是7.5m,高度為4.3米。為了方便數據轉換,演員使用的道具很多都是直接使用的電纜做出道具的模型,比如桌椅和其他道具(這點也被后來許多動作捕捉電影所借鑒)。
動作捕捉技術由于設備所限,對眼部動作捕捉一直未能很好的實現,因為眼部無法安裝捕捉點。澤米吉斯就想到了一個解決辦法——讓每個演員戴上特殊的隱形眼鏡以便有專門的軟件可以捕捉。要知道每個人的臉上已經被粘上了150個捕捉點了(后來頭盔攝像機出現之后,隱形眼鏡的做法便不在使用)。功夫到此,剩下的技術就是建模、渲染、手工調整,這里就不再細說。但是所有的觀眾會發現,即便如此,這部電影中的角色與真人依然相隔著一道“詭異谷”。
“詭異谷”是1970年日本學者森政弘提出的人類對擬真機器人的情緒假說:一個機器人表達出來的外觀和情感和人接近到某一個點上的時候,會導致人對它產生強大的排斥力。而想要跨越“詭異谷”,尤其是表達真實的人類角色,至今為止還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唯一可以說做到真正跨越“詭異谷”,實現CG角色的真實表現的,就是下一年的《本杰明·巴頓奇事》。
羅伯特·澤米吉斯也許并沒有意識到“詭異谷”的問題。當年拍出《阿甘正傳》的他如今卻迷失在技術中了。后來的《圣誕頌歌》和《火星救母記》連續遭遇票房滑鐵盧,他的那家以動作捕捉聞名于世的公司ImageMover,也在2011年1月被東家迪士尼關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