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3D產業大遷徙:從美國到中國

   2012-11-09 轉載于網絡佚名3170
導讀

在過去的四個月中,美國的四家特效企業或主動或被動地一頭扎進中國3D市場,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詹姆斯卡梅隆旗下的卡梅隆佩斯集團

在過去的四個月中,美國的四家特效企業或主動或被動地一頭扎進中國3D市場,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詹姆斯·卡梅隆旗下的卡梅隆·佩斯集團。同時美國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三家領先的特效企業宣告破產,一方欣欣向榮與一方難以為繼的背后預示的是一次從美國到中國的3D產業大遷徙。

一天內的兩個大項目

10月31日,對于中國的3D產業來說是值得被記住的一天,在這一天,中國首個3D產業園落戶北京,隨著北京藍深科創科技有限公司、百年華盛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北京電視臺的入駐,囊括從前期拍攝、后期制作到播出平臺的完整3D核心產業鏈環節在國內有了雛形。

與此同時,懷柔楊宋鎮的北京五維數字藝術產業基地也迎來一項全新的合作——一份國際3D電影項目合作協議。這份合作協議簽訂的雙方為北京緣通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緣通實業”)與美國Hydra集團(以下簡稱“Hydra”)。緣通實業是國內一家致力于投資電影以及電影策劃的民營文化企業。而Hydra則曾參與制作了包括《阿凡達》、《黑衣人》、《蝙蝠俠》等多部好萊塢大片的前期視覺和特效。

一天內兩個大型3D項目落戶北京并不是偶然。事實上,像Hydra這樣的國際公司進軍中國的意向由來已久,只是一直苦于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平臺。北京五維數字藝術產業基地行政總監王立群比喻道,“如果是隨便找一個中國公司,在技術理念方式方法沒有溝通能力的話,就好比辦一所大學卻叫來了一個小學生來對話”。而緣通實業在此之前已經與Hydra公司有多次溝通,在能力和實力上都得到了Hydra的首肯,最終也促進了這一次的聯合。

王立群告訴記者,這一次的合作緣通實業注資25%,Hydra注資剩余的75%,同時Hydra需要把他們的生產流程全部過渡到中國來,中方的技術人員將會參與到這個流程中去,這就意味著雙方的合作不僅是資金介入,還會互派核心團隊加入到這個項目。

雙方協議未來四年,雙方將參與至少16部好萊塢一線3D影片的制作和國內發行,利用每年至少4部好萊塢一線影片的運作,在中國國內培養一支符合好萊塢高端規范的電影創意團隊,使之能夠全面介入好萊塢的一線影片。

市場巨大成主要誘因

從去年6月,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與美國影視技術公司Technicolor聯手成立了一個為影視、廣告、動畫等行業提供后期制作的合資公司——視點特藝以來,緣通實業與Hydra的聯手已經是中國3D行業近兩年發生的第五件大事。除了同一天成立了中國3D產業園以外,僅一個月前,國內影視企業小馬奔騰就成功地收購手握7個奧斯卡獎項的好萊塢頂尖特效公司數字領域(Digital Domain);再往前一個月,美國知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旗下的卡梅隆·佩斯集團在天津建影視基地,正式落戶中國。

為什么中國開始成為了3D產業的香餑餑?對此北京藍深科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輝向記者表示,美國企業之所以紛紛把目光投向中國,首要原因在于中國有著龐大而又有巨大潛力的3D消費市場。

“中國電影市場現在一年票房超過100多億元人民幣,預計三五年后能達到一年100億美元,趕上美國。在電視領域,根據‘十二五’規劃,未來可能要開超過10個3D頻道。中國目前電視機擁有量超過5億臺,平均每年銷售新電視機4000萬臺,50%有3D功能,預計到明年這一比例還會有大幅提升。”

王立群表示贊同。“中國的市場極具潛力,《阿凡達》上映,中國人都會排隊去買票,這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的需求還是很旺盛的。”

通過近日上映的好萊塢3D大片《大海嘯之鯊口逃生》(以下簡稱《鯊口逃生》)的票房,我們也能看出一些端倪。這部名不見經傳的電影上映首日就在國內拿下1200萬元票房,而此片在澳大利亞票房不過500多萬元人民幣,《鯊口逃生》中國票房占據全球票房的76%,上映九天票房便告破億。除此之外,《2012》的3D版也將于本月在中國內地市場率先上映,北美和其他國家檔期暫無定論,足見好萊塢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

此外,寬松而優惠的政策氛圍,也是吸引海外3D企業向中國遷移的原因之一。中國電子視像協會副秘書長郝亞斌證實:科技部已經將3D列入“十二五”重大戰略新興產業規劃,尤其是3D電視領域,根據規劃,到“十二五”末,中國要開通10個3D頻道、100個高清頻道。北京師范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肖永亮稱,卡梅隆·佩斯集團落戶天津時,中方就給予了非常優厚的條件,“就相當于掛個名白賺錢”。

美國市場不景氣促使遷移

與中國3D產業的欣欣向榮相比,美國則是一片頹勢:從2008年起,許多美國本土影視特效公司紛紛倒閉,特效制作公司云集的洛杉磯近三年內多家企業倒閉,導致1000多人失業。這包括曾為《返老還童》、《終結者2018》等片制作特效的Asylum Visual Effects特效公司及有17年歷史的CafeFX。一些大的特效公司如“工業光魔”(ILM)”、“索尼圖像工作室”(Sony Pictures Imageworks)近幾年也大規模裁員。

同樣是在今年8月到9月,三家業內領先的電影特效公司相繼陷入困境:《普羅米修斯》特效制作主力、澳大利亞Fuel VFX公司進入破產程序;參與過《泰坦尼克號》制作的Matte World Digital于8月8日關閉;剛剛被小馬奔騰收購的數字領域也經歷了破產。是什么原因讓這些昔日名噪一時的企業難以為繼?

“海外3D市場逐漸趨向于飽和是原因之一,這直接導致很多企業需要通過出口影片來尋求利潤。”王立群解釋道,影片也有消費周期,如果一周上映一部3D影片,但市場只有一月消化一部3D影片的能力,這會導致大部分3D影片進不了院線,只有出口影片這條路。

肖永亮分析認為,3D產業向中國遷徙的另一個原因在于,美國3D產業屬于高精尖,維持成本很高,這要求企業必須要持續生產“產品”,一旦出現生產空檔期,就立刻面臨“吃不飽”和“活不下去”的情況。

“而且美國的3D市場并沒有像中國這樣的優惠政策扶持,所以在嚴峻的市場環境下,選擇進入中國也就不難理解。”肖永亮如是說。

近兩年中美3D產業大事件

美國

2012年8月8日  Matte World Digital宣布正式關閉

2012年9月初  Fuel VFX 進入破產程序

2012年9月12日  數字領域正式執行破產重組程序

中國

2011年6月  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與美國影視技術公司Technicolor合資成立視點特藝

2012年9月25  中國的小馬奔騰電影公司成功收購數字領域

2012年8月8日  卡梅隆·佩斯集團中國總部在天津成立

2012年10月31日  中國3D產業園成立

2012年10月31日  北京緣通實業與美國Hydra公司成立合資公司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3856.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